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研究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研究

  • 字数: 20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百灵|责编:梁剑琴//周怡冰
  • 商品条码: 97875227047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需求-供给”基本 理论和生态型政府建设的时 代背景出发,围绕“双碳”目 标实现分析了生态产品政府 责任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 和正当性,在剖析生态产品 “识别不到位”“供给不充分” “管理不科学”“价值实现渠 道不通畅”等问题的基础上 ,厘清了政府责任的性质, 论述了政府在生态产品供给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 的责任。为了保障生态产品 政府责任的实现,结合目前 实施的环境公益诉讼、生态 环境保护督察、党政同责等 环境法律制度,从同体问责 、异体问责两个方面探索了 政府责任的追究机制。
作者简介
张百灵,女,1982年生,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公法系主任,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曾作为山东省第二批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百计划”人员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挂职1年。 主持 项目1项,司法部项目1项,以及厅级项目2项和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等项目4项。出版个人专著《农村环境风险防范法治研究》,参编教材一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产品概述 第一节 “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产品供给 一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确立 二 “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增强生态产品供给 第二节 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一 生态产品的提出与探索 二 生态产品概念解析 三 生态产品相关概念辨析 四 生态产品的类型 第三节 多维视野下的生态产品性质 一 生态产品的生态学性质 二 生态产品的经济学性质 三 生态产品的法学性质 第二章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发生逻辑 第一节 生态需求: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动力源泉 一 生态需求的理论阐释 二 生态需求的现实回应 三 生态需求满足与生态利益维护 第二节 生态型政府: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基础 一 政府的角色变迁与职责演进 二 生态型政府的建设背景 三 生态型政府的内涵解读 四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证成 一 政府责任的类型 二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必要 三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定位 第三章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缺位与复位 第一节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缺位 一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缺位的表现 二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缺位的原因 第二节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复位 一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合理分配 三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内容体系 第四章 生态产品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生态产品供给的主体与模式 一 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 二 生态产品的供给模式 第二节 生态产品政府供给的实现 一 做好生态空间规划 二 完善生态红线制度 三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第三节 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一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类与范围 二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中的政府责任 三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问题 四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完善 第五章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与模式 一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正外部性及其克服 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进程 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 第二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政府职责 一 政府主导的价值实现路径及其职责 二 市场主导的价值实现路径及政府职责 三 政府和市场混合的价值实现路径及政府职责 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监管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救济路径的协调与完善 一 生态环境损害及其救济路径 二 行政路径: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改进 三 司法路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第四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激励机制 一 树立“利益增进与补偿”的理念 二 确立“增益受偿”基本原则 三 完善环境法的激励方式 第六章 生态产品政府责任的问责机制 第一节 政府问责机制概述 第二节 同体问责机制的优化——以环境保护督察和党政同责制度为例 一 政府行政责任的法律依据 二 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 党政同责制度的建立与改进 第三节 异体问责机制的完善——以人大监督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例 一 人大监督机制的完善 二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意义与类型 三 救济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优化 四 预防性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