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关中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百年变迁研究

关中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百年变迁研究

  • 字数: 413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王晓静//杨丹//李宣霖//许懿|责编:张华//唐旭
  • 商品条码: 9787112272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关中典型乡村空间形态变迁特点的 分析,提出传统乡村发展变迁中的共性与个性,总 结出关中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百年变迁模式,包括 村落体系空间形态变迁、村落内部空间形态要素轴 、核、架、群、界、结构变迁和宅院空间形态规模 、建筑、院落、过渡空间、结构变迁。对空间形态 变迁动力系统做了定性研究,并提出乡村价值复兴 、空间形态优化的办法和策略。研究成果包括以下 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薛录村为例,解读乡村体系 快速变化、村落内部空间结构混乱、宅院空间空废 问题源起。村落体系快速变化由城乡关系决定。村 落内部空间由政策与制度定义功能、管理力量组织 骨架、生产生活调节形态。当前村落管理力量薄弱 ,生产析出,依托于传统农业生产建立的乡村生活 秩序破裂,村落内部空间缺乏科学规划引导出现结 构混乱。宅院建设由土地制度控制总开关,经济增 长作为推动力,改革开放后住房需求从物质满足向 心理追求转变,理性建设变为非理性。第二部分: 综合薛录村、北党村、六营村变迁规律总结出空间 变迁作用力分为外扩力和内聚力。外扩力包括城乡 关系、政策与制度、市场经济、乡村生产、对外交 通和子嗣传承。内聚力包括自然因素、安防、集体 文化和人生信仰。民国时期、农业合作化至人民公 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现阶段四个阶段四个变迁 阶段主驱动力分别为以自然因素为首的传统内聚力 、政策与制度、乡村生产和城镇化建设(城乡关系 )。纵观百年发展,国家政策与制度是村落面对整 合重构的关键驱动力,乡村生产结构是村落功能转 型或升级的着力点,而平衡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村 民物质需求和乡土文化需求则是改善村落人居环境 的关键所在。第三部分:综合薛录村、北党村、六 营村变迁规律总结出关中村落空间形态变迁模式分 为村落体系、村落内部空间和宅院空间三个层级:1 )村落体系趋于复杂化与体系化,经历散点、团状 、树状、网状结构变迁模式。2)村落内部空间形态 变迁包括自然村整合和自然村“轴、核、架、群、 界、结构”内部更新模式。3)宅院空间经历基本完 成数量建设亟需质量建设转变,包括指标、建筑、 院落、过渡空间、结构变迁各模式。最后,基于结 论本研究尝试对关中乡村聚落“力动体”和空间形 态优化策略提出几点拙见,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新 的思路和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