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庸”视域下《论语·尧曰》跨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中庸”视域下《论语·尧曰》跨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 字数: 3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蔡新乐|责编:刘艳
  • 商品条码: 97875203998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以儒解儒”的儒家经 典外译的方法论进行探索, 乃是儒家翻译研究的历史使 命。本书着眼于此,以《论 语·尧曰》为中心,力图走 出儒家经文的传译难脱西方 思想同化的困局,试图阐发 中庸之道在跨文化翻译中的 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蔡新乐(1964-)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译》联合主编,翻译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暨翻译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以“中庸”解《论语》 第二节 《尧曰》的语文学和哲学解释的分歧 第三节 中庸之理及其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二帝授命之“心法”的语内释解及其跨文化传译的“中道之法” 第一节 世俗的语言与经文的高雅:被降格的追求及其后果 第二节 英译:被异化的“天”、被偏离的“中”与被否定的“永终” 第三节 “执中”之“中”导向下的译解 第三章 “五美”之“求仁而得仁”与使“事物回归自身”之译 第一节 “惠而不费”的释解导向及其三层意蕴 第二节 不依“中道”的今译的问题 第三节 全无“中道”意识的英译及其问题 第四节 “五美”的新译:“君子”与“仁”的英文处理何以体现“中庸”精神 第五节 余论:“尊尊、贤贤、亲亲”与“生生本本”之秘 第四章 “三知”与“天命”、“礼”和“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消极阐释有效吗? 第二节 纠缠于人事的今译 第三节 并不期许“高明”的英译 第四节 “中庸”引导下的“天人相合”在“三知”之中的体现 第五节 “天命”与“召唤” 第六节 “知”与“体知” 第七节 “言”与“大言”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