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作家笔记(毛姆文集)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英]毛姆著 陈德志 陈星译陈德志 陈星译
  • 商品条码: 978753276962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8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家笔记》是我们对于一位伟大作家的活跃的心灵,得以进行令人愉悦的窥探的独一无二的窗口。 在差不多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毛姆记了一部私密的日记。在这部日记里,我们看到了毛姆无可比拟的洞察力,以及他作为一名作家的非凡职业生涯的萌芽与发展。年代跨越他在伦敦作为一名青年医科学生,到他成为经历丰富的世界旅行者。《作家笔记》有趣、睿智,充满启示。 “我从没说过自己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 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 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 东西。”毛姆如是说。 从一八九二年他十八岁开始,毛姆就养成随时记 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这一习惯他一直坚持了五十 多年。一九四九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毛姆从他保 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 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这无疑是 毛姆最为重要也最为真实的作品之一,等于是在正式 放弃虚构文学创作后将他“写作素材的仓库”亦即他 创作的终极秘密公之于众了。虽然之后还出版了《随 性而至》和《观点》这两本随笔和评论集,但《作家 笔记》可以看作毛姆一生文学创作的起点和终点,是 他对自己一生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告别。
精彩导读
最近这几天,大家都兴奋无比,因为英法两国可 能要开战了。 一周前还没什么动静,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样一 件大事。但自上周六开始,报纸纷纷提到两国关系紧 张。就是在那个时候,报上也只字未提开战的事儿。 当有人提出可能要打仗了,大家就都嘲笑说荒唐。第 二天报道又详细了些:麻烦的根源是马达加斯加,法 国人想吞并它。报纸提到了严重的纠纷,暗示大概是 非打一仗不可了,但私下里人们还是觉得这是没凭没 据地自己吓唬自己,他们指出,法国人再也不会蠢到 去挑起战争的。而今天,10月3日星期三,一份通告 震惊了伦敦: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内阁大臣们原本都 不在城里,现在也都被紧急召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越来越亢奋:都在谈 论着法国人对英国日益增长的妒意,还有在暹罗和刚 果实施的阴谋。他们争相购买报纸,阅读相关报道, 那些报道后还附有马达加斯加地图。证券交易市场上 出现恐慌,股价下跌,每个人都在谈论着战争,城里 人在讨论去当志愿兵。走到哪儿,人们都在互相打听 消息。大家都焦躁不安。他们对法国人倒没什么敌意 ,但是如果需要,他们将坚决参战。大家对政府都没 多少信心,因为谁都知道政府内部向来不和。尽管大 家信任罗斯伯里伯爵,但也都清楚内阁其他成员与他 意见不一致,觉得他若有什么举措定会受到阻挠。一 般认为,如果英国再一次对法国的怠慢忍气吞声的话 ,人们就会起来推翻政府。对战争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十分强烈,大家普遍认为,虽然两国可能推迟战争, 但法国人如此贪婪、自大、善妒,这仗迟早要打起来 。但如果战争真爆发了,不会有几个人能搞清开战的 原因;至于到底为什么马达加斯加会引起争端,大家 压根就不知道。 今天晚上我去看望几个朋友,路上遇到两个邮递 员,他们也在谈论这个全民话题。到了朋友那儿,我 发现他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激动不安。我们的谈话中除 了战争还是战争。我们比较了1870年普法战争前夕德 法两国人民之间的情绪和目前英国人民的情绪。我们 谈到克雷西战役和阿让库尔战役,聊到了皮特和威灵 顿。我们讨论了很久第一步会怎么走:假如法国派军 队在英国海岸登陆会怎样,他们会选择在哪里登陆, 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有我们如何阻止他们攻占伦 敦。 10月4号。恐慌结束了。我们得知政府紧急召开 内阁会议的原因,是讨论如何为在北京的英国公民提 供人身安全保障。于是一切又恢复原样了。不过,对 于被如此误导,民众多少有些愤慨。他们质问有什么 必要非得隐瞒召开紧急会议的原因,尤其是完全可以 预见到这会引起恐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整个事 件里推波助澜的原本主要是记者,现在他们也表示自 己受到了愚弄,感到异常气愤。 安南戴尔。我发现他把自己房间里的两个塑像转 过去,脸冲着墙,于是问这是为什么。他说事物的背 面总是更有千秋。 安南戴尔:“我常常想,一个人姓史密斯,他的 生活一定与众不同,既不可能有什么诗意,也没什么 特点。” 他很喜欢读《圣经》。“我总觉得那里面有些人 物真是法国味儿十足。” 昨天晚上,他讲了个老掉牙的笑话,我告诉他在 这之前我已经听过好多次了。安南戴尔:“根本没必 要编新笑话。实际上,我很鄙视编新笑话的人。他们 像挖钻石的矿工,而我则是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将钻 石切割和抛光,让女人们对它爱不释手。” 后来,他又说:“我不懂为什么人们不该自我表 扬。我知道自己很聪明,我为什么要不承认这点呢? ” 我在圣·托马斯医院的时候,住的是威斯敏斯特 区文森特广场11号一所带家具的出租屋。女房东是个 妙人。我在我的小说《寻欢作乐》中曾对她略有描述 ,不过我只提到了她的诸多优点。她很善良,厨艺很 棒。她通情达理,很有些伦敦佬的幽默。她从房客们 身上找到不少乐趣。下面记的是她的一些话。 福尔曼太太昨晚和布朗小姐(她住在14号)一起 去教区礼堂听了一场音乐会。在街角开小酒馆的哈里 斯先生也在:“‘哎哟,那不是哈里斯先生吗?’我 说,‘肯定是他,要不是他我就见了鬼了。’布朗小 姐戴上眼镜儿,眯起眼睛看一看说:‘果然不错,真 是哈里斯先生本人。“他穿戴得挺像样,是吧?’我 说。‘岂止挺像样!要我说,简直帅呆了,超级时尚 !’她说。‘而且你看,他的衣服不是借来的,多么 合身,’我说。‘可不是人人都能有那么一套漂亮衣 服的,是吧?’她说。” P8-10
目录
前言 一八九二 一八九四 一八九六 一八九七 一九○一 一九○二 一九○四 一九○八 一九一四 一九一五 一九一六 一九一七 一九一九 一九二一 一九二三 一九二九 一九三○ 一九三三 一九三六 一九三七 一九三八 一九三九 一九四○ 一九四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