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学史讲稿

中国文学史讲稿

  • 字数: 162
  • 出版社: 天津人民
  • 作者: 胡小石
  • 商品条码: 97872011857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胡小石根据清焦循 “一代有一代所胜” 之说,主张文学随时代而发展,在本书中历叙《诗经》、楚辞、汉赋、汉魏晋南北朝古体诗、唐律体诗、唐五代词诸体之源流正变,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阐明各种旧说,不少创见,被学术界公认篇幅不长而颇具卓识。他毕生治学,文必己出,如无真知灼见,从不剿袭雷同,笔诸简端。其定文学范畴,以我国固有之“言志”说、“缘情”说结合外来之“纯文学”理论。治学方法,则严格区别治史、学文为两途,谓治文学史属于科学范围,必须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新中国成立前继出之文学史,如冯沅君、陆侃如合编之《中国诗史》、刘大杰之《中国文学发展史》,其体例实受本书启发。
作者简介
胡小石(1888—1962) 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斋名愿夏庐、蜩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南京。书法上,曾师从清道人(李瑞清),与林散之、萧娴、高二适并称为“金陵四老”。曾学诗于陈三立,诗词兼擅,诸体皆工,七绝尤高妙。曾问学于王国维、沈曾植等晚清耆老,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为南大中文系三老。 历任云南大学、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门生有曾昭燏、游寿、程千帆、王季思、冯沅君、孙望、徐复、苏雪林、吴白匋、金启华、胡云翼、刘大杰、侯镜昶、郭维森、周勋初等。 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及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造诣精深,尤致力于古文字学、书学、楚辞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著有《古文变迁论》《声统表》《楚辞辨名》《愿夏庐诗钞》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通论 001 第二章?上古文学 021 第三章?周代文学 037 第四章?秦代文学 057 第五章?汉代文学 063 第六章?魏晋文学 091 第七章?南朝文学 109 第八章?北朝文学 133 第九章?隋代文学 143 第十章?唐代文学 147 第十一章?五代文学 213 第十二章?宋代文学 223 后记 265 附录 南京大学教授胡先生墓志 /曾昭燏 2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