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布图的意义

通布图的意义

  • 字数: 49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南非)沙米尔·耶派//(美)苏莱曼尼·贝希尔·迪亚涅|责编:陈雅慧|译者:李新烽//杨琼//陈阿龙//陈密容
  • 商品条码: 9787520393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以阿拉伯语或者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非洲语言(所谓的阿贾米文)表达的非洲学术传统。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角度介绍了通布图地区,同时也介绍了对于理解这一地区至关重要的地理框架。第二部分探讨了非洲各种形式的阿拉伯写作,这些写作成为书写非洲历史的起源。第三部分文章基本都是在探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颇具影响力的昆蒂家族。这显示了这一家族在通布图及这一地区学术生活中的权威和贡献。第四部分特别关注了通布图的图书馆和私人手稿收藏,这些第一手知识提供了关于廷巴克图书面遗产的极为宝贵的信息。最后一部分旨在超越通布图乃至西非地区而探讨非洲的文化遗产。对于非洲阿拉伯知识传统的现代学术研究仅仅零星见诸非洲、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本书对非洲前殖民时代书写的“科学”研究一定的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沙米尔·耶派(Shamil Jeppie),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开普敦大学的教授,长期从事非洲文化研究。他是非洲人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Humanities in Africa (HUMA))的主任。
目录
前言 致谢 西“黑人的土地”历史上的关键时期 绪论 第一章 再/发现通布图 第二章 走进西非学术史 ——通布图的意义 第一部分 通布图地区概论 第三章 通布图之前的时代 ——远古时代的城市 第四章 苏丹非洲地区的纸张 第五章 西非地区的阿拉伯书法 第六章 通布图与瓦拉塔 ——世系家族与高等教育 第二部分 作为史料的非洲阿拉伯语文学 第七章 萨赫勒的知识创新和重塑:17世纪的通布图编年史 第八章 非洲的阿贾米:阿拉伯文字在记录非洲语言中的使用 第九章 阿贾米文学与关于索科托哈里发国的研究 第十章 索克托哈里发国的书籍 第十一章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穆斯林女性学者:从摩洛哥到尼日利亚 第十二章 通布图(Tombouctou)手稿项目:社会史方法 第三部分 通布图的学者 第十三章 谢赫·西迪·穆赫塔尔·昆蒂的一生 第十四章 谢赫·西迪·穆赫塔尔·昆蒂的作品 第十五章 通布图的文人:谢赫·西迪·穆罕默德·昆蒂 第十六章 谢赫·阿布·喀伊尔:杰出的学者和安拉的虔诚友人 第四部分 通布图的图书馆 第十七章 马里手稿的状态和维护 第十八章 通布图的私人图书馆 第十九章 谢赫·巴加约霍·旺加里和通布图的旺加里图书馆 第二十章 艾哈迈德·巴巴高等教育与伊斯兰教研究院 第二十一章 “非洲的阿拉伯语文学”项目 第二十二章 西非阿拉伯语手稿数据库 第五部分 超越通布图 第二十三章 非洲东部地区的阿拉伯文学 第二十四章 伊斯兰非洲历史的文本考证:桑给巴尔国家档案馆中的阿拉伯语材料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