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 字数: 35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吴思敬|责编:慈明亮
  • 商品条码: 97875227004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新世纪大文 化环境的背景,对百年来中 国新诗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 梳理与反思,并对某些规律 性的东西予以探讨;对中国 新诗的传统、中国新诗理论 的基本品格、中国新诗理论 的历史发展、中国新诗理论 的现代转型加以阐述;对相 关的理论流派、有代表性的 诗歌评论家和诗歌理论著作 加以评述;并结合中国诗歌 通史当代卷的写作,对中国 当代诗歌的发展进行梳理, 对其中涉及的理论性问题予 以关注;同时还把眼光投射 到当代诗坛,考察当下中国 的诗歌生态,对改革开放以 来的当代诗歌现象予以追寻 与剖析。并介绍了吴思敬先 生与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 》的学术情缘,以期引起大 家对新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建 设的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吴思敬,北京市人,诗歌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2001年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和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工作。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走向哲学的诗》、《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吴思敬论新诗》、《中国当代诗人论》、《文学原理》(主编)、《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主编)、《中国诗歌通史》(与赵敏俐共同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主编)、《文学评论的写作》(合著)、《文章学》(合著)等。
目录
代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新诗理论:回顾与思考 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谨以此文纪念新诗诞生一百周年 对古代与西方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 ——百年新诗传统之我见 在新诗百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面对新时代.诗人何为 中国诗歌理论的现代转型 中国新诗理论的发展脉络 左翼文学潮流与“中国诗歌会”的新诗理论 “七月派”及其理论取向 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的诗学 诗歌:让心灵自由飞翔 新诗形式的底线在哪里 当代诗歌:历史与现状 困惑与解蔽 ——关于《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写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诗歌通史·当代卷》绪论 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诗 在“新时代与90后诗歌研讨会”上的讲话 当下中国的诗歌生态 余秀华与当下的草根诗人现象 抗疫诗歌:良知的呼唤与人性的考量 全球化语境下土著民族诗人的语言策略 苏轼对今天的三点启示 ——三亚国际诗歌节有感 对如何建设中原诗群的几点建议 诗歌评论家群像 蒋光慈:革命的罗曼谛克 蒲风:“中国诗歌会”的理论代表 任钧与他的《新诗话》 诗歌星空中的一块发光体 ——胡风诗歌理论述评 艾青:建构自由诗的美学 阿垅:白色花的象征意蕴 中国当代诗坛:谢冕的意义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的诗学史意义 古远清这位独行侠 刘士杰:在诗歌评论路上行走40年 刘福春和他的《中国新诗编年史》 罗振亚:与先锋诗歌一起成长 目睹一位青年诗评家的成长 诗歌理论著作述评 《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序 在诗学的交叉小径上行走 ——《通往诗学的交叉小径》序 《中国新诗叙事学》序 《众语杂生与未竞的转型》序 贯通古今,面向当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