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区位视角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基于区位视角的房地产市场分析

  • 字数: 32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余华义|责编:王红英
  • 商品条码: 97875218347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房价攸关民生。近年来 ,中央对房价稳定高度重视 ,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 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 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 长效管理调控机制。然而,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使其对 空间因素有着极强的依赖性 。房地产市场的均衡,不仅 是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的平 衡,更是空间意义上的均衡 。从空间的视角对房地产市 场的均衡机制进行多维度的 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就房地 产市场的微观主体而言,房 地产项目自身的物理属性所 构成的“实体价值”仅仅代表 着房地产初始价值,而空间 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房 地产的“功能价值”。对购房 者而言,区位优势可带来更 高的居住享受和投资回报, 这使得住房需求呈现出空间 分化的特征,进而导致房价 的空间分化。本书拟从地理 空间意义、房地产对空间的 依赖性、房地产空间均衡的 过程出发,全面从空间经济 学的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市 场的发展,探讨不同的政策 如何对房地产市场的空间均 衡产生影响。此外,本书还 从全国层面的宏观空间视角 和城市层面的微观空间视角 探讨了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发 展的跨空间影响等。本书有 利于深化对房地产市场本质 的理解,为更好地实施房地 产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 房地产和区位的理论分析 第1章 用区位的视角理解房地产 1.1 市场化改革提高了房地产的区位属性 1.2 中国的国情与房地产区位属性 第2章 房地产的区位属性 2.1 商品、资产和房地产的概念 2.2 房地产的异质性 2.3 房地产缺乏流动性导致的区位属性 2.4 房地产不可分割性导致的区位属性 2.5 房地产无法标准化交易导致的区位属性 2.6 房地产无规模经济效应导致的区位属性 2.7 回报和风险异于金融产品导致的区位属性 第3章 居民对区位房地产的选择机制 3.1 居住区位选择的相关概念 3.2 区位理论 3.3 住房区位理论 3.4 居民的住房需求与区位 3.5 居民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属性与区位选择 3.6 居民的自然属性与区位选择观 3.7 居民的经济属性与区位选择观 3.8 居民的社会属性与区位选择观 3.9 居民的具体区位选择导向 第二部分 宏观视角下房地产市场的区位异质性 第4章 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情绪与房价的时空联动 4.1 导言 4.2 相关研究回顾 4.3 房价和市场情绪对货币政策的异质性响应及其空间联动的机制分析 4.4 实证模型和数据 4.5 识别策略和统计检验 4.6 实证结果与模型动态分析 4.7 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5章 货币供应效果的区位异质性、房价溢出效应与房价对通胀的跨区影响 5.1 导言 5.2 相关研究回顾 5.3 分析框架 5.4 实证模型和数据 5.5 统计检验 5.6 模型的估计和动态性分析 5.7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6章 利率调整下收入对房价的跨区影响 6.1 导言 6.2 相关研究回顾 6.3 分析框架与模型设定 6.4 统计检验 6.5 模型的估计和动态性分析 6.6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7章 中国住房分类财富效应及其区位异质性 7.1 导言 7.2 相关研究回顾 7.3 理论模型和研究设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