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趋势与政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趋势与政策

  • 字数: 24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邹一南|责编:郭峰
  • 商品条码: 97875228016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展开政策分 析,首先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梳理农业转移人口 问题的形成过程,并归纳已有的为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逻辑;接着在剖析现实的基 础上提炼总结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两大制 度症结,即“落户两难”和“退地两难”并提出相 应的破解之道;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构建短期、中期 、长期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目录
导论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步 一 农业转移人口问题:“并联式”现代化的内生经济现象 二 农业转移人口:从经济增长点到经济循环堵点 三 市民化:何以畅通经济循环 四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点 五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及其市民化问题的提出 一 融入国际大循环战略的结构变迁 二 “候鸟式”迁移模式的形成 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 一 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农业转移人口政策 二 福利扩散与福利剥离的二元市民化路径 三 从“体制外发展”到“体制内改革”的户籍制度改革取向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两难”及其市民化的再认识 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两难” 二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的三大传统认识 三 对落户和市民化的再认识 四 破解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两难”的市民化政策转型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的“退地两难”及其非农民化的再认识 一 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失地”的历史逻辑 二 工农城乡关系演进下集体所有制的嬗变 三 “谁是农民”问题及其影响 四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非农民化的土地集体所有制重构 第五章 城镇化模式选择及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 一 集中型城镇化还是分散型城镇化 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模式的演变 三 集中型城镇化模式下城市福利的结构性差异 四 城市福利结构性差异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 五 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的实证分析 六 破解特大城市户籍管制自增强机制的城镇化模式转型 第六章 购房、城市福利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 一 购房和城市福利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的作用机制 二 购房和城市福利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 基于迁移人口和迁移行为的异质性分析 四 购房和城市福利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影响的政策含义 第七章 自雇就业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化迁移 一 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和迁移的新趋势 二 农业转移人口自雇就业对家庭化迁移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三 基于家庭劳动力资源再配置和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中介机制分析 四 农业转移人口自雇就业促进家庭化迁移的政策含义 第八章 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 一 按城市分类:城市财政的自我融资能力与资源再分配能力的强弱组合 二 按农业转移人口分类:跨省迁移、省内跨市迁移、市内跨县迁移的来源结构 三 按基本公共服务分类: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与流动性的高低组合 四 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实施原则 结语 构建短期、中期、长期政策相结合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 一 短期政策:建立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二 中期政策:建立农地权利退出与城市福利获取的联动机制 三 长期政策:推动城镇化模式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