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

  • 字数: 27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陆刚|责编:马明
  • 商品条码: 97875227016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中 国古代北方民族的重要文化 遗存,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 中的重要财富。本书以夏商 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 带的生态环境、气候演变状 况、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 源分布情况为现实“背景”, 分别研究了兵器与工具、“ 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 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艺术 造型的构成规律,纹饰、图 像的审美特质与文化内涵, 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置于原 生环境与文化“场域”之中, 对其造型做出了更加客观、 深入的解读。
作者简介
陆刚,清华大学硕士,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雕塑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北方民族艺术。 多次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美术欣赏》教材一部(副主编)。雕塑作品在各级(类)展览中参展(获奖)三十余次,主持、参与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十余项,二十余件作品被私人收藏。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二)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一)研究思路 (二)问题聚焦 四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一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二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第二节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一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二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第三节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一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二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一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二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三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第二节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一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二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三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四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第三节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一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二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三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第一节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一 单体动物纹饰件 二 轴对称构成样式 三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四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五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第二节 圆雕的组合形式 一 双兽组合形式 二 群兽组合形式 第三节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