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研究

  • 字数: 288
  • 出版社: 学习
  • 作者: 卢岚|责编:李岩//翟晓波
  • 商品条码: 97875147108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力图在空间转向 视野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存 在的问题预设、理论框架 以及其变革的独特性与合 理性等若干问题进行探索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 时空结构紧密联系、相互 渗透、双向互动中体现思 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历 史合理性与现实选择性的 辩证关系;以空间转向作 为分析框架,探寻思想政 治教育创新路径,凸显其 学术自觉与理论自信。这 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 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也是本研究的由来与终极 目标。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及选题价值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空间转向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研究述评 (二)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研究现状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观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空间理论溯源及空间转向的开启 一、空间与空间理论相关概念厘定 (一)空间的概念界定与空间思想 (二)空间思想的发展轨迹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间的哲学沉思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空间思想的论述 (二)马克思空间思想的价值概述 三、空间转向的理论基础 (一)空间转向的历史缘起 (二)空间转向的几个展开形式 (三)立体化社会空间的形成 (四)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空间转向的关系 四、空间转向的本土特色及其研究价值 (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二)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 (三)“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空间结构 (四)空间转向的研究价值 小结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出场与研究理路 一、时间与空间:两种思维方式下所形成的知识张力 (一)社会科学空间转向何以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如何实现对以往时间哲学的超越 (三)时间之维与空间之维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适度张力 二、议题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若干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涵盖的基本议题及其选择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动力源 三、概念衔接上的障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时空修复 (一)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概念上的衔接障碍 (二)时空修复: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统一 小结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合理性论证 一、空间、社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 (一)空间从其社会性流向思想政治教育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的逻辑必然 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阐释的主要问题 (一)作为时代背景的空间转向解码价值冲突及其消解 (二)作为研究范式的空间转向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效度的提升 (三)作为理论基础的空间转向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理研究的新生长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