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镜清北大听课笔记

韩镜清北大听课笔记

  • 字数: 332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责编:周鼎|整理:宋凡奇
  • 商品条码: 97875077638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3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韩镜清北大听课笔记》是他1932年在北大上 课时的笔记。笔记主要分为中国通史、佛教史、中 古思想史、语言学报告四部分。《中国通史》部分 以专题形式展开,如实记载了当时傅斯年、李济、 胡适、汤用彤、钱穆、傅斯年、顾颉刚等史学大家 从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等不同角度对中国古代 史的梳理。讲课者皆大师级学者,据初步统计,讲 《印度佛教史》的是居士佛教大学者吕澂,多次讲 课;《中国通史》共三十余讲,讲课者有十二位学 者:傅斯年、李济、胡适、钱穆、顾颉刚、陶希圣 、方壮猷、汤用彤、赵万里、张星烺、陈受颐、徐 中舒。其中钱穆讲五次,陶希圣讲四次,胡适讲三 次,赵万里讲三次。听课的韩先生细心速记,全用 繁体字,有详有略,而其对经典、概念表达的精准 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笔记极为珍贵,与讲课人的有 关撰述相比有同亦有异,故其文献的价值很高。我 们从中可以得知当年北大哲学系大师云集的盛况, 以弥补北大校史的不足;可以窥见上世纪三十年代 初人文学术界在中国佛教史、中国通史研究上的名 家观点及其活跃的学术氛围,感受到当时学术界“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的风貌; 更能直接看到韩镜清作为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全 神贯注,认真听讲,充分领略,堪称实录。
目录
目 録 第一部分 中國通史聽課筆記 第一講 中國史之分期 第二講 中國民族 第三講 現代考古學對于中國上古史之貢獻 第四講 神話傳説中的古史 第五講 商代的文化與神權思想 第六講 周初宗法制度之演進及原始封建制之成立 第七講 周代民族間之鬥争暨其融合 第八講 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組織 第九講 春秋戰國時代哲人思想之勃興 第十講 秦漢統治制度之演變 第十一講 秦漢對外之經營 第十二講 西漢經濟及王莽改制 第十三講 東漢之清議與黨錮 第十四講 兩漢博士制度及其經學 第十五講 陰陽五行思想與秦漢的宗教 第十六講 兩漢魏晋的思想趨勢(缺) 第十七講 歷代度量之制 第十八講 佛教之輸入 第十九講 魏晋南北朝間之民族同化問題 第二十講 魏晋南北朝佛教 第二十一講 隋唐統一後之政治制度 第二十二講 宋初中央集權之政治 第二十三講 中古時代佛教以外的思想 第二十四講 禪學及理學 第二十五講 王安石的變法及新舊之政争 第二十六講 宋代之史學 第二十七講 宋代北方民族之迭興(缺) 第二十八講 元代之兵力與中西交通之發展 第二十九講 天主教士之東來與中西文化之接觸(上) 第二十九講 天主教士之東來與中西文化之接觸(下) 第三十講 明初之東北及其對東北之經略 第三十一講 明之政制與士習 第二部分 中古思想史聽課筆記 第一講 中國哲學通論 第二講 中國佛教哲學 第三講 中國古代哲學 第四講 宋元明哲學概論 第五講 中國哲學史之中古思想史第二期 第三部分 印度佛教史及印度哲學聽課筆記 第一講 印度佛教史 第二講 印度哲學 附録 《韓鏡清北大聽課筆記》手稿原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