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风格——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 字数: 25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朱露川|责编:罗卫平
  • 商品条码: 97875228006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为何重视叙事 ?中国史学如何影响中国叙 事传统?中国史学何以孕育 中国叙事理论?本书立足中 国史学上关于“叙事”之术语 、概念、命题的提出与运用 ,以相互关联的四部史学名 著——《汉书》《汉纪》《 后汉纪》《后汉书》为分析 对象,从中国古代史学主干 之皇朝史的叙事经验,窥探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重“事”、 主“人”、寻“美”、用“意”之 紧密结合的突出风格,揭示 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之理论反 思的路径和主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从中国古代史学的话语体系出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史书叙事概念群的初步形成 三 “善叙事”是“良史之才”的标准 四 “文直”“事核”是史书叙事的基础 五 史书叙事与揭示“事理”相得益彰 第二章 述者相效:变动中相联系的叙事格局 第一节 史学理论家提出的命题及其启示 一 从“班荀二体”到“范袁二家” 二 治汉史之风与“汉书学”的盛行 三 编年、纪传均可为“史之正用” 第二节 “班荀二体”开创的叙事格局 一 皇朝史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史学条件 二 《汉书》奠定的皇朝史叙事格局 三 《汉纪》改变《汉书》的叙事面貌 附 荀悦《汉纪》书年辨误三则 第三节 “范袁二家”叙事形态的变迁 一 《后汉纪》发展《汉纪》的内部结构 二 《汉书》《后汉纪》直接影响下的《后汉书》 小结 第三章 裁成汉典:皇朝史书事体要的确立 第一节 皇朝史叙事之“事”的品格 一 聚焦“国之大事”的书事原则 二 “博闻”而能“从善”的采撰理念 三 “切于世事”的载文标准 第二节 皇朝史叙事之“事”的范围 一 “包举一代”史事的《汉书》 二 以“五志”立成国典的《汉纪》 三 以“弘敷王道”为主线的《后汉纪》 四 “正一代得失”动力下的《后汉书》 第三节 皇朝史叙事之“事”的采择 一 从“涉猎广博”到“存其大体” 二 “号为精密”和“博采众书” 三 由载文形成的文本关联 小结 第四章 观其名迹:历史中的人如何“走进”历史叙述 第一节 类编纂法在“两汉书”中的多维运用 一 类编纂法的历史渊源 二 “以类相从”的设传原则 三 类叙法的产生及其应用 四 清人论类叙法的启示 第二节 类编纂法由纪传入编年的路径 一 “连类列举”的叙事结构 二 “各以类书”的记人方法 三 类编纂法的逻辑限定 第三节 人物群像:皇朝史叙事的着力处 一 以人才群体考察政治兴衰 二 两汉开国功臣的不同命运 三 逸民和节士引领的社会风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