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减贫的治理价值研究

中国减贫的治理价值研究

  • 字数: 27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红艳|责编:刘凯琳//乔镜蜚
  • 商品条码: 97875227014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减贫,成就丰富, 意义重大。从治理视角看, 中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 问题,离不开中国加快推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步伐加快, 本身就是中国减贫所取得的 历史性成就之一。政策制度 分析与实践样本研究显示。 精准扶贫中所实行的不同扶 贫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和点 位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的进程和方向,不但推动纵 向、横向府际关系协同高效 以及政企、政社关系朝着健 康和谐的方向发展,而且推 动乡村治理综合创新以及大 扶贫、大监督、大扶贫+大 监督工作格局朝着系统集成 方向发展。无论从理念层面 还是具体措施方式看,中国 减贫的治理价值是可以实现 迁移学习的。但在迁移学习 中,亦须因应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等新发展战略的要求,展开 新的治理探索,而减贫的治 理价值也将在此期间获得新 的超越。
作者简介
王红艳(1970—),祖籍湖南,大学毕业后曾在湖南基层从事共青团专职工作多年。2001年9月,离开湖南,进京求学。2004年6月,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毕业,获社会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社会学博士学位。自2007年7月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其中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政府系进修学习。研究兴趣和特长为政治社会学。已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专著《广东井镇农民工群体素描》。2011、2014年分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
目录
上篇 引言 第一章 脱贫攻坚推动政府治理协同高效 第一节 脱贫攻坚推动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 一 纵向府际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专项扶贫与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专项扶贫与纵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二节 脱贫攻坚推动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 一 横向府际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东西部扶贫协作与横向府际治理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三节 脱贫攻坚推动政企合作协同高效 一 政企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万企帮万村”行动与政企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万企帮万村”行动与政企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四节 脱贫攻坚推动政社合作协同高效 一 政社关系建设和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二 社会组织扶贫与政社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三 社会组织扶贫与政社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四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五节 消费扶贫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 一 消费扶贫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政策制度 二 消费扶贫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协同高效:实践样本 三 作用评估分析 第二章 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治理综合创新 第一节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复杂性 一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二 乡村治理的复杂性 第二节 乡村治理创新:政策制度 一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体系:政策制度 二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能力:政策制度 三 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重点:政策制度 第三节 乡村治理创新:实践样本 一 加强基层党建 二 发展村集体经济 三 统筹基层监督资源 四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五 探索屯级治理平台 第三章 脱贫攻坚推动治理模式系统集成 第一节 大扶贫工作格局的构建和运作 一 赋予扶贫“大事”之地位,为扶贫开发提供合法性保障 二 授予专门机构“集中力量”之权力,为扶贫开发提供组织保障 三 五管齐下解决“怎样集中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四 借由四个整合回应“集中什么力量”,为扶贫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第二节 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和发展 一 大监督工作格局构建与运行:政策制度 二 大监督工作格局构建与运行:实践样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