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杨耕
  • 商品条码: 9787100207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9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一主题,把马克思 哲学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 这一宏大背景中,从理论与文本、理论与历史、理论与现 实这三个维度展开了对马克思哲学的新解读。本书首次明 确提出并深入论证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形而上学批判、意 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并用当代实践、科学 和哲学的成果重新阐释已经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 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忽视、被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 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未充分展开,同时又 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从而展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 价值和意义。
目录
序言 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第一章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考察与审视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与理论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第六章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 第七章 实践:人的存在方式与世界二重化的基础 第八章 实践本体论:内涵、实质与意义 第九章 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然历史过程 第十章 历史规律的形成与特征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东方社会与社会主义 第十二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第十三章 社会批判及其核心:资本批判 第十四章 社会有机体方法:社会的总体分析法 第十五章 “从后思索”: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 第十六章 科学抽象:社会科学的分析工具 第十七章 认识的反映、思维的建构与实践反思 第十八章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附录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确立和演变 附录二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形成、特征和缺陷 附录三 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 附录四 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附录五 杨耕的哲学人生:生命与使命同行 采访者:陈香 附录六 杨耕:让马克思哲学“活”在当代 张亮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第四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