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翰笙学术思想研究

陈翰笙学术思想研究

  • 字数: 36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何宛昱|责编:张湉
  • 商品条码: 9787522700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收集整理陈翰笙 先生著作的基础上,对陈翰 笙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分析和 总结。陈翰笙先生是杰出的 社会科学家和革命者,他一 生传奇,经历和见证了20世 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诸多重 要历史事件。本书依照所见 史料对陈翰笙的生平进行考 证,尽可能地将陈翰笙的学 术研究与他的革命活动相互 联系,将其学术思想置于20 世纪学术发展的脉络中。陈 翰笙一生致力于以学术研究 解答现实问题,以分析生产 关系为中心,解答中国社会 性质问题,对中国及其他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资本主 义经济网络的地位进行剖析 ,有力地批判了帝国主义政 策。
作者简介
何宛昱,女,1982 年生,达斡尔族,201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现任职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在《史学理论研究》《历史评论》等刊物发表十余篇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 项及省部级项目4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陈翰笙的人生历程 第一节 接受良好教育及回国从教 一 东林书声与明德风气 二 远渡重洋负笈求学 三 回国至北京大学任教 四 与李大钊成为革命同路人 第二节 开启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的历程 一 农村问题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二 开展中国农村社会调查 三 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四 赴香港参加工合运动 五 为躲避通缉逃亡印度 第三节 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一 回国并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二 从事历史学研究 第二章 陈翰笙学术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及后继者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一 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前史 二 劳动分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 资本的原始积累 四 农业问题和土地问题 第二节 列宁“帝国主义论”基本观点与方法 一 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 二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处于过渡阶段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西方社会科学中关于农村问题的方法和观点 一 经济史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二 经济史研究中的农村问题 三 经济社会史研究中的封建社会 第三章 为解答现实问题进行学术研究 第一节 分析世界大势与中国的困境 一 概括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潮流 二 分析中国面临的困境 三 探讨中国如何向现代社会转型 第二节 史学研究应多种方法并举 一 历史研究具有宽广视角 二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和《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第四章 广泛开展中国农村社会调查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关于中国现实问题的论战 一 中国知识界大论战的理论背景 二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陈翰笙基于中国农村调查所形成的观点 一 中国农村调查研究队伍的构建 二 农村调查的方法与基本概念 三 中国农村经济总论 第三节 以烟草调查实证帝国主义资本运作过程 一 指导烟草调查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 帝国主义资本在中国形成的资本网络 三 以烟草调查为例解说农民经济生活 第四节 以广东和西双版纳调查解析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