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意写作课

创意写作课

  • 字数: 307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编者:罗晓静//张玉敏|
  • 商品条码: 97875680812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写作基础、儿童文学创作、影视剧本创作以及文化产业创意写作四大板块教学板块,另附录2018级中文系学生发表习作若干篇。各板块中将教学内容、学生习作和教师点评结合,力求还原教学场景,归纳教学心得,总结教学成果。写作基础板块主要包括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创作案例展开具体指导;儿童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本创作脱胎于儿童文学作家、中文系副教授舒辉波老师的课堂教学,将教师讲解和学生创作融合;文化产业创意写作部分则来源于中文系王维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以及我院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展示。
作者简介
罗晓静,女,1978年生,湖北松滋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教授,2015年受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2007年6月—2011年3月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5月—2016年5月访学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现代中国经典作家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寻找“个人”——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获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个人”视野中的晚清至五四小说——论现代个人观念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获武汉市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部分写作基础能力训练/1 第一课着眼生活/3 第一节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3 第二节用文学创作的眼光观察生活/4 第三节生活面面观/6 第二课摄取能力训练/12 第一节观察/12 第二节阅读/14 第三节积累/19 第三课思维能力训练/26 第一节思维/26 第二节思维能力训练的方式/27 第三节文思敏捷,下笔成章/31 第四课写作构思——炼意、谋篇/40 第一节炼意/40 第二节谋篇/41 第五课语言表达能力训练/50 第一节语言与写作/50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方式/54 第二部分儿童绘本创作/69 第六课什么是绘本/71 第一节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71 第二节绘本的组成部分/77 第七课如何创作绘本/86 第一节图画的创作/86 第二节文字的创作/96 第三节题材和主题的多元化/98 第八课绘本中的情感/102 第一节情感产生/102 第二节情感意蕴/103 第三节情感表达/105 第四节情感共鸣/107 第九课优秀绘本赏析/109 第一节《辰辰的星世界》赏析/109 第二节《姐姐》赏析/116 第三部分影视剧本创作/123 第十课什么是电影剧本/125 第一节电影剧本的基本结构/125 第二节编剧的历史及蒙太奇/127 第十一课如何写好电影剧本/130 第一节人物与故事/130 第二节主题/132 第三节段落与场景/134 第四节构建故事线/135 第十二课优秀剧本赏析/137 第十三课名家创作谈/143 第四部分文化产业创意写作/147 第十四课影视文化产业/149 第一节什么是影视文化产业/149 第二节典例分析/150 第十五课传媒文化产业/156 第一节什么是传媒文化产业/156 第二节典例分析/157 第十六课图书出版业/162 第一节什么是图书出版/162 第二节典例分析/163 第十七课创意设计/167 第一节什么是创意设计/167 第二节典例分析/168 第十八课文化品牌专题/173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品牌/173 第二节典例分析/174 第十九课网络文化产业/179 第一节什么是网络游戏产业/179 第二节典例分析/181 附录/185 附录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185 附录二中文系创意写作人才培养计划成果展示/190 参考文献/19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