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李素伯纪念文集
字数: 580
出版社: 作家
作者: 编者:李克东//李品廉|责编:张平//张婷
商品条码: 9787521217841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43
出版年份: 2022
印次: 1
定价:
¥7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李素伯纪念文集》全面系统收集了关于李素伯的各种研究性文章和纪念回忆类作品,以丰富的资料完整展示了李素伯的创作成就,具有资料参考研究价值。作品的第一部分侧重对李素伯文学创作的研究,第二部分侧重对李素伯品格形象的介绍,第三部分收录赠诗祭诗。所列文章的排列,基本上按刊发时间(已发表)或创作时间(未发表)的先后为序。 《李素伯纪念文集》是李素伯的侄子李克东、侄女李品廉两人三十多年劳动整理的结晶,是纪念李素伯先生的重点成果,也是研究李素伯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李克东、李品廉是李素伯先生的侄子侄女,本书的编著由两人共同完成。 李素伯(1908-1937),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今海门市)中和镇,后随家人迁居南通县垦牧乡(今启东市海复镇)。原名李文达,又名李绚,字素伯,又字质庵,号梦秋、梦秋子,笔名所北。现代散文家、诗人、散文理论家。 李素伯于1923年入通州师范学校读书,成绩优异。在通师读书期间,李素伯开始文学创作,同时钻研绘画、书法。毕业后,李素伯先后执教于南通实验小学、南通县乡村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1936年,李素伯患病期间为庸医所误,从此一病不起。1937年,李素伯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0岁。李素伯生前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文言小品、新诗、散文、文学论文,并发表于《爝火》《艺风》《文学》《中学生》《文艺茶话》《人言周刊》等刊物,影响甚大。他发表于《中学生》杂志的《春的旅人》,当时曾被选入北新书局的活页文选和不少学校的语文补充教材。除此之外,他还撰有散文理论研究专著《小品文研究》,于1932年由新中国书局出版。《小品文研究》既是对“五四”以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全面总结,又为此后的散文发展开拓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精彩导读
《书报春秋》 ——《小品文研究》李素伯编,新中国书局出版 棠 臣 书分五编,但是可以综括起来分作两部。第一部是“小品文概论”或“小品文作法”一类的东西。内容也就是“只是就自己(编者自称)所知道的,以及别人说的话,掇拾起来排列着”,并没有多少新颖特异的处在——这类的著述,本就不会有什么新颖特异的。但是编者加以整理,整理得有条理,很清爽,看起来不会使人沉闷,这便是编者的匠心了。类此的书,近来也还有几部;相形之下,不无逊色。 第二部是“中国现代小品文作家与作品”,分上下编。上编是“大家所熟知的几个已有相当成就的小品散文作家”,“随便的排列着”有周作人、鲁迅、俞平伯、徐志摩、落华生、冰心、绿漪、陈学昭等九位。下编是几位“作品虽不多而也曾写过些小品文字的,或以他种创作见称于世而以小品随笔一类文字为其余事的;但零珠碎玉,别有精彩”的作家,“想到就写,并无轩轾于其间”地介绍了叶绍钧、郭沫若、钟敬文、王世颖、徐蔚南、孙福熙、郑振铎、丰子恺、缪崇群等九位。一共十八位。这里的内容,也还是“只是就自己知道的,以及别人说的话,掇拾起来排列着”的,排列得当然也还是有道理,很清爽,看起来不会使人沉闷。 使我想说几句话的,是第二部的人选问题。人选的去取,至少是编者自己的主张,所以这一点他应该负责。编者自己说过:“遗珠想来是不免的。”我看的确是“遗珠”了。其实“遗珠”这问题,对于本书的价值,倒并不算怎样严重;就是对于被遗者,也毫无关系。何以故?因为本书原不是什么《小品文品》,像钟嵘的《诗品》那样的著作;其实就是《诗品》的品评,对于作家自身,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过是想借此机会,谈一谈研究当代文学的人所遇到的魔障,而这些魔障又是如何地难以克制而已。 第一重魔障,是研究者自己主观的好恶。当代的文学,好像一堆沾泥夹土的金沙,没有经过时代的洗汰,研究者就得负起这披沙拣金的全部责任。然而这工作谈何容易!一个人的主观的标准,那是未必靠得住的。因此真正的金沙,有时就得遭“遗珠”之厄。第二重魔障,是作家的相互推许,这在作家们自身说起来,实际也还是主观的好恶在作祟,也许不是有心的标榜。可是这对于研究者确是外来的一重魔障,内魔与外魔来一套里应外合,更叫人招架不住了。本书第二部在人选方面有“遗珠”之憾的根由,就因为编者未能克制这两重魔障。 我从本书第一部里面,可以看出编者对于小品文的观念是:用精确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感觉,微妙的情绪,将事物的细小处,渲染润饰,使之富有闲情逸趣,而用有涩味与简单味的雅致的俗语文写出来的散文。这样的观念,我疑心是“小品”两个字的暗示。编者这种观念,从他的理论看起来固很明显;即从其所选录的作品和举示的例证,也可以推论出来的。于是,西滢的“闲话”不获入选了。其实西滢的“闲话”若照编者所引的,厨川白村说明小品文的那一段: 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香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兴之所至,也说些以不至于头痛为度的道理。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罢。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愤)。所谈的题目,天下国家的大事不待言,还有市井的琐事,书籍的批评,相识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过去的追怀,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笔者,是这一类的文章。 并没有什么不合,就是和鲁迅先生的杂感《热风》《华盖》诸集,也都是一类的文章。然而不独不能入上编之选,并不能在下编里得一介绍的地位,这是很难了解的。 下编里介绍过孙福熙,孙先生的《山野掇拾》《归航》《北京乎》诸作,我是看过的,的确是冲淡飘逸。但是他有位老兄——伏园先生——似乎也有些游记杂记之类的作品,按附传之例,至少也应该顺便提一下,然而未也。这也许因为主观的标准不同,所以去取之间,亦有互异。然而有一位新起作家——梁遇春先生——也绝未提及,未免可怪。假如“小品文”就是翻译的英文Essay的话,那我敢坚持梁著的《春醪集》确乎是小品文,而梁先生确乎是小品文作家。再假如照编者所说:Essay文学,在英国的文坛上,放着特殊的光彩的话;那么梁先生的散文便应该认作是小品文的正宗,因为他的作品,很明显的是英国Essay的风格。编者不知看过梁著的《流浪汉》那篇文章没有,那实在是一篇精心结撰的Essay。梁先生现在是“已经成了古人了”,但是当本书出版的时候,梁先生固依然健在,则其不获入选也,当然不是什么著述体例上的关系了。那么为什么缘故呢?大概是由于“新起”二字吧?这是第二重魔障反面的证明。(棠臣) ——载北平《新月》1932年第4卷第3期《书报春秋》栏,第139—141页 注:棠臣,即叶公超(1904—1981),原名崇智,字公超,广东番禺人,著名评论家、外交家、书法家。叶公超在《新月》杂志上发表大量书评,用简约的文字介绍海内外新出的名著,从出版界到著作家的重要信息等,使读者及时了解世界文坛的现状和走向。徐志摩去世后,《新月》陷入困境,叶公超便接了过来。《新月》最后6期,由北平新月书社发行。叶公超晚年回忆说:“最有趣的是,《新月》停刊前最后三四期,除了少数几位朋友投稿外,所有的文章几乎全由我一人执笔。在一本刊物里发表好几篇文章,自然不便全用叶公超一个名字,因此,用了很多笔名。”(叶公超《我与〈学文〉》载台北《联合报》副刊1977年10月16日)
目录
目录 序 徐乃为―001 一颗耀眼的星星——关于李素伯其文―001 《书报春秋》 棠 臣―003 《书报提要》 明―011 《申报》载《小品文研究》一书的广告―013 李素伯论朱自清、冰心的小品文 阿 英―014 李素伯和他的遗作 巴 彦―016 《李素伯诗文选》编后记 陈象新―023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评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李克东―026 李素伯对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的评述 袁良骏―042 《小品文研究》及其作者李素伯 钦 鸿―046 中国现代小品文概观 李 宁―048 对素师《答谢勋阁师赠言》一诗的我见 王建白―049 读李素伯先生遗作(代序) 郑康伯―051 素伯老师的诗(编后漫笔) 王建白―052 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倪墨炎―054 李素伯和他的小品文研究 陈 辽―057 李素伯小品文漫评 可 道―061 李素伯与《小品文研究》 任 晖―072 文本说散文批评以朱自清、李素伯为领衔人 范培松―075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研究史 王吉鹏等―087 “满园春色关不住” 彭 伟―090 一代风骚多寄托 十分沉实见精神 ——李素伯诗词赏析 张 晖―092 在“文本”与“人生”之间 ——评李素伯的《小品文研究》 张 颖―111 《李素伯文集》序言 范培松―119 进退盈缩 与时变化——论李素伯的“周作人观” ——兼谈李素伯学术观念的几度嬗变 李正东―122 游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读《李素伯文集》 郭晓斌―158 “《野草》研究的一场革命” ——试谈李素伯的“鲁迅观” 逸 农―163 沧海遗珠:李素伯其人其文 郭晓斌―172 刻不容缓地推进新文化启蒙运动 ——南通版民国杂志《爝火》管窥 张路路―176 中国现、当代散文批评界对李素伯文学理论的评述 (45 篇例文存目)―191 中国现、当代散文批评界对李素伯之作家论的评述 (52 篇例文存目)―194 中国现、当代文学界对李素伯诗论的评述―198 打开尘封的记忆——关于李素伯其人―199 笔讯·南通 郑康伯―203 我们底国文教师(人物素描) 张俊城―204 又一篇(人物素描) 茅启疑―207 素伯先生(教师印象记) 徐鸿庥―209 又一篇(教师印象记) 葛德生―211 《写作与阅读》编者按语 顾民元―213 追怀素伯先生 丁 令―214 悼李素伯 巴 彦―217 回忆李素伯先生 季仲实―222 回忆我的弟弟李素伯 李文奎―224 回忆李素伯先生语文教学工作片断 顾巴彦―228 《李素伯先生纪念碑》碑文―233 点燃爝火的人 任哲维―234 《李素伯专辑》名人题词―238 李素伯先生传 陈象新―240 李素伯对周作人小品文的评价 王愈疏―247 我所知道的素伯师 王愈疏―249 活在我心中的塑像 林炜彤―252 “度尽神针不计功” ——怀念李素伯师 任哲维―255 对李素伯老师的几点回忆 高若愚―260 我所知道的李素伯先生 陆文蔚―263 回忆我的启蒙老师 程 和―265 五十年前忆甘霖 胡纪箴―267 追思李素伯老师 葛德生―270 对素伯老师的一些印象的追忆 孙汝中―272 李素伯先生将永远活在后人的心中 张俊城―274 复王建白 黄稚松―281 复建白 李蜀芝―282 复陈象新 曹从坡―283 致启东县政协文史办公室 王力炎―284 纪念素师 宋问渔 陈象新―286 忆素伯老师 邱晓星―291 为王建白刊印《李素伯诗词集》题辞 黄稚松―294 度尽神针不计功 慰 秋―295 教改先驱 王建白―298 春风常在我心间 韩觉民―305 校庆怀素师 顾巴彦等―306 文坛遗珠 ——追忆李素伯先生 沈惠忠―312 在母校通师举办的“李素伯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上的发言 陈象新―320 树人树木百年事 春风春雨千载心 ——在通师举办的“李素伯先生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稿 慰 秋―327 南通师范校史(1902—1938)―333 怀念我师素伯先生 吴迪儆―336 素伯师师泽永存 沈达尊―338 20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驱李素伯 徐鸿庥―340 李素伯:人生不在长短 钦 鸿―343 李素伯的文人画 李克东―348 中国现代小品文研究开拓者——李素伯 王建华―353 在启东市李素伯研究会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逸 农―357 我市成立李素伯研究会―361 李素伯:不止启东文化的骄傲 陆 欣―362 推崇范伯子诗文的李素伯 彭 伟―368 追忆我的小伯李素伯 李品廉―370 李素伯对徐志摩散文的评述 慰 秋―378 文本论散文理论批评先驱李素伯 张建昌―381 作家出版社推出《李素伯文集》―385 李素伯与顾民元 可 道―387 李素伯与海复镇 田耀东―393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发现台湾版 杨谷森―401 文人的柔肠,战士的风骨 ——记李素伯二三事 田耀东―403 徐乃为致李品廉函―407 有关文章(37篇例文存目)―408 四级地方志中的李素伯记忆(13篇例文存目)―411 部分文学工具书中的李素伯(12篇例文存目)―413 赠诗悼诗集萃―415 谢李素伯赠言 曹勋阁―417 李生素伯以所画山水卷子属题 顾怡生―419 赠李素伯 曹勋阁―420 赠素伯 顾怡生―422 挽 诗 曹勋阁―425 野望怀素伯 顾怡生―426 追怀李素伯君 管劲丞―427 原韵酬海安更生同窗 陈象新―428 无 题 王建白―430 金缕曲·书《李素伯诗文选》后 琅 村―431 忆王孙·怀素师 王炽武―433 七绝一首 杨更生―434 七绝二首 杨更生―435 鹧鸪天 ——题王建白同志编《李素伯诗词集》 任哲维―436 四祭李素伯先生 陈象新―437 原韵谢薛汉贤同志 陈象新―439 吊素师八绝句 陈象新―440 咏李素伯 徐乃为―442 附 录―443 李素伯年谱长编―445 南通版《爝火》杂志全目录―524 跋―5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