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调节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调节问题研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

  • 字数: 212
  •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 作者: 沈水生|责编:金敏//刘凤仪
  • 商品条码: 97875167530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论文第一章中对此进 行了综述。但在目前研究成 果中仍然有一些影响居民收 入分配结果的因素未得到应 有的重视,缺少对此深入的 研究,尤其是目前关于居民 收入分配结果影响因素的研 究成果系统性、综合性不够 ,尚未形成理论性的分析框 架,需要不断补充和深化研 究。为此,本论文确立了新 的研究思路,即首先调查摸 清居民获得收入的各种具体 途径(第三章,上文已简述) ,接着分析影响居民获得收 入的具体途径以及影响居民 收入分配结果的各类因素( 第五章),然后研究提出完 善和发展与收入分配有关的 具体制度政策,使其作用于 这些影响因素,进而努力将 居民收入分配结果调节到理 想状态(第七章)。根据这一 研究思路,本论文第五章在 总结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研究构建了系统性 、综合性的居民收入分配结 果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提出 以居民个人作为圆心,按照 由里到外、从微观到宏观的 次序排列,影响居民收入分 配结果的因素包括:居民个 人的能力素质和综合实力、 居民个人的社会资本、居民 个人工作单位的特征、居民 个人所在地域的环境、国家 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发展阶段 、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具 有收入分配效应的社会现象 七类因素。本论文第七章研 究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与收入 分配有关的具体制度政策的 建议:针对目前“劳动所得 最多、主体比例适合”方面 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调 节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增加 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沈水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副司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硕士。曾任劳动保障部法规处处长,参与起草《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参考》《行政管理改革》等报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编著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制度精解及新旧规定比较》《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第一作者)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视角 一、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宏观视角) 二、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宏观视角) 三、财政学的视角(宏观视角) 四、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中观视角) 五、劳动法学的视角(中观视角) 六、管理学的视角(微观视角) 七、本论文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居民收入分配结果的理想状态 二、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果的现实状况 三、关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 四、关于调节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居民收入分配结果的理想状态探讨 第一节 从财富视角看理想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果 一、财富的形态 二、财富的使用 三、对直接使用财富的拥有 四、财富的分配 五、财富分配与居民收入分配 第二节 从社会系统功能视角看理想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果 一、保障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资源配置功能 四、经济稳定功能 第三节 从社会心理视角看理想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果 一、社会个体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通常期望 二、社会整体对居民收入分配的通常期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居民收入分配结果的现实状况分析 第一节 居民收入分配方式的现实状况 一、劳动收入 二、资本收入 三、其他生产要素收入 四、非生产要素的财产性收入 五、政府转移支付收入 六、社会转移收入 七、赔偿补偿收入 八、非法收入 第二节 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的现实状况 一、国民收入水平和增长情况 二、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三、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增长情况 四、居民生活水平和提高情况 五、减贫情况 第三节 居民收入差距的现实状况 一、城乡收入差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