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

  • 字数: 62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保昌|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996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 文化学、民俗学、语言学、 比较文学、文本细读、人文 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 方法,遵循“文化还原”和“ 双重发现”的探索路径,对 两湖现代文学文本、传统典 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三 重参证,双向考察地域文化 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创作 和两湖现代文学中的地域文 化书写。作为整体感觉文化 区的两湖现代文学,在历史 叙事、武陵地域、中部地域 及东部地域书写方面,内蕴 热心向洋、九死未悔与冷眼 观世、逍遥自适的张力性精 神结构,兼采古今中西文化 资源,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与思想价值。
作者简介
刘保昌,文学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发表论文170多篇,出版专著《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汹涌的潜流》《戴望舒传》《聂绀鸳传》《郁达夫传》《夜雨江湖:李渔传》以及长篇历史小说《楚武王》。曾获李达青年学术奖、屈原文艺奖、湖北文学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文艺评论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武汉教文学会剧会长。
目录
导言 文学的地域版图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第一节 穷究天人:中国传统学术路径 第二节 “道异风同”:西方的认知 第三节 经纬两分:南北论与东西论 第四节 地域文化视野与文学研究 第二章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第一节 共同地理基础 第二节 政区变迁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整体感觉文化区 第四节 两湖地域文化流变 第五节 两种文化精神 第三章 对两湖历史的文学呈现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认知 第二节 政治形态的两湖历史书写 第三节 文化形态的两湖历史书写 第四节 人性形态的两湖历史书写 第五节 人物形象·文体建构·史识表达:《鸟之声》 第六节 存在、复仇、人文、仰望:伍子胥的四种历史形塑 第七节 重塑楚狂:《张居正》 第八节 璀璨的晚霞与苍凉的日暮:《曾国藩》 第九节 武陵王历史传奇 第四章 两湖武陵地域书写 第一节 沈从文的边城世界 第二节 时空书写与哲学升华:李传锋的武陵情怀 第三节 土家女儿的创造:叶梅的文化乡土书写 第四节 地域魔幻:孙健忠的武陵山野 第五节 家园万岁:蔡测海的深情 第六节 太阳下的风景:黄永玉的“朱雀城” 第七节 新的综合:田耳的佴城叙事 第八节 重塑巫地传奇:马笑泉的梅山 第九节 芙蓉镇与木兰溪 第五章 两湖中部地域书写 第一节 黎锦明“蓬勃着楚人的敏感和热情” 第二节 叶紫“经历过”的悲愤 第三节 益阳:周立波的“新型牧歌”与农业合作化叙事 第四节 晓苏的“油菜坡” 第五节 吕志青先锋叙事的地域空间结构 第六节 从山林到江湖:陈应松的跨地域书写 第七节 挽歌与绝唱:刘继明的荆州书写 第八节 江汉平原:刘诗伟揭开“南方的秘密” 第九节 在场与超越:达度的地域风情史诗 第六章 两湖东部地域书写 第一节 洞庭湖:彭家煌的“地方色彩” 第二节 平江:彭见明的田园牧歌与浪漫传奇 第三节 泪罗:韩少功的“文学之根” 第四节 黄梅:废名的诗意风俗 第五节 黄冈:刘醒龙的小镇经验 第六节 大冶:田禾的乡村诗歌 第七节 王榨:林白的文学“道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