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

  • 字数: 212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夏雪梅|责编:池春燕//殷欢|总主编:夏雪梅
  • 商品条码: 97875191235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项目化学习设计》基础上,本书从学习素养的视角,深入探讨项目化学习的实施问题。作者结合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成熟经验与经典案例,立足国内本土实践,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的项目实施定位,学校层面项目化学习实施的切入点和活动项目、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三类实施样态,教师层面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可行路径。作者有着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关照,使得本书既有先进前沿的国际理论视角,又有着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典型案例和语言表达,全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施工具,是学校和中小学老师实施项目化学习不可不读的佳作。
作者简介
夏雪梅 博士,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与质量评估研究”、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观察、学习设计。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20余项。著有《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等,带领项目组合著《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项目化学习的实施集中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众多特征。实施中蕴含策略 与智慧,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新旧交织的历程,需要行动与反思的平衡。 Ⅰ 国际上的先行国家、地区和学校是如何实施项目化学习的? 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广阔的国际视野。在素养的变革浪潮中,国际上诸多 国家的相关地区和创新学校开展了具有项目化学习要素的课程、教学、评价实践。这 些来自他乡的实践呈现多彩斑斓的生态,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的项目化学习实施之路。 一、美国HTH:创造让世人惊艳的真实作品的项目化学习 ………002 (一)HTH何以成为创新的学校系统? ……………………………………… 002 (二)HTH的项目特征和实施要素 …………………………………………… 005 (三)典型项目:幼儿园、小学、高中的艺术和科学项目 ………………… 009 (四)反思:如何创造出让世人惊艳的真实作品? ………………………… 017 二、英国P21学校:培育指向21世纪技能的项目化学习………… 019 (一)P21学校何以成为创新的学校系统? ……………………………………019 (二)P21学校项目特征和实施要素 ……………………………………………022 (三)典型项目:小学、初中的纵向关联项目 ……………………………… 024 (四)反思:如何构建有关联性和选择性的项目群? ……………………… 028 三、加拿大BC省:概念为基、能力驱动的区域课程变革…………031 (一)概念为基、能力驱动的KDU课程模型 …………………………………031 (二)课程模型转化为学习和评价 …………………………………………… 036 (三)典型项目:初中跨学科项目“设计和销售产品” …………………… 039 (四)反思:大概念如何落地到课堂实践? ………………………………… 045 四、新加坡:作为21世纪素养课程和测评载体的项目 ……………047 (一)新加坡的项目工作是什么? …………………………………………… 048 (二)作为评价载体的项目工作 ……………………………………………… 051 (三)作为课程载体的项目工作:小学的典型样例 ………………………… 056 (四)反思:如何将项目化学习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 060 Ⅱ 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意味着什么? 百年前的设计教学法被称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教学变革。它经历的失败与重构的过 程对当下的项目化学习实施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意 味着我们要在本国独特的教育环境下走出自己的路。 一、百年前中国建构的失败与重构 ………………………………………066 (一)一次失败的照搬实施 …………………………………………………… 066 (二)一次实施过程的本土重构 ……………………………………………… 068 (三)为教师和学生的实施过程订立标准 …………………………………… 072 (四)百年前的中国实践对当下的启示 ……………………………………… 075 二、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 ………………………………… 077 (一)学校实施项目化学习的切入点 ………………………………………… 077 (二)一个在学校分层分类实施的框架 ……………………………………… 079 (三)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的实施:学校层级 ………………………… 082 三、教师实施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 ………………………………… 084 (一)什么是项目化学习实施的“最佳结构”? …………………………… 085 (二)一个指向长期学习效果的教师实施框架 ……………………………… 087 (三)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的项目化学习实施:教师层级 …………… 090 Ⅲ 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学校层级 对学校而言,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意味着指向核心素养,契合国家课程方 案,结合校情与学情,定位项目化学习在学校整体课程中的切入口和路径,在适合的 年段和学科做对学生有长远意义和影响的项目,在适当的时机考虑项目化学习的结构 化和序列化。 一、活动项目的实施样态 ………………………………………………… 094 (一)活动项目是什么? ……………………………………………………… 094 (二)学校的实施路径 ………………………………………………………… 095 (三)学校实施活动项目面临的挑战 ………………………………………… 096 (四)学校的探索案例 ………………………………………………………… 097 探索 1:公办学校由学生真实问题生成的项目 探索 2:外国语类学校基于传统节庆活动升级的项目 二、学科项目的实施样态 ………………………………………………… 103 (一)学科项目是什么? ……………………………………………………… 103 (二)学校的实施路径 ………………………………………………………… 104 (三)学校实施学科项目面临的挑战 ………………………………………… 106 (四)学校的探索案例 ………………………………………………………… 106 探索 1:传统优质学校指向“双线并进”的学科项目 探索 2:初中从活动项目到学科项目的推进 三、跨学科项目的实施样态 ……………………………………………… 111 (一)跨学科项目是什么? …………………………………………………… 111 (二)学校的实施路径 ………………………………………………………… 112 (三)学校实施跨学科项目面临的挑战 ……………………………………… 114 (四)学校的探索案例 ………………………………………………………… 115 探索 1:从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初中教师能力建设 探索 2:小学—初中跨学科项目的常态化实施 探索 3:新办校将活动项目升级为长时段的跨学科项目 Ⅳ 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教师层级 对教师而言,项目化学习实施的中国建构意味着在学习情境中,灵活选择合适的 项目类型,设计对自我和学生而言都有意义的真实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具有挑战性 的项目历程,搭建解决学习困难的学习支架,创建自主、合作的探究环境,提升学生 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研制实施方案…………………………………………………………… 128 (一)项目实施节点规划 ……………………………………………………… 128 (二)项目实施进程管理 ……………………………………………………… 131 (三)实施前的核查清单 ……………………………………………………… 134 二、入项探索 ………………………………………………………………… 135 现场:怎样营造让学生“Wow !”的真实情境? (一)什么是好的入项? ……………………………………………………… 137 (二)入项事件的类型 ………………………………………………………… 140 (三)入项中的思维工具 ……………………………………………………… 142 (四)营造有安全感、创造性、挑战性的项目化学习课堂 ………………… 144 三、知识与能力建构 …………………………………………………………146 现场:新授课如何指向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一)什么是好的知识与能力建构? ………………………………………… 148 (二)建构哪些知识与能力? ………………………………………………… 149 (三)知识与能力建构中的学习支架 ………………………………………… 151 (四)知识与能力建构中的阅读与写作 ……………………………………… 156 (五)知识与能力建构中的(跨)学科阅读与写作 ………………………… 160 四、合作探究 ………………………………………………………………… 163 现场:课堂中的多轮探究式对话如何产生? (一)什么是好的合作探究? ………………………………………………… 166 (二)如何组建项目团队? …………………………………………………… 169 (三)团队的项目管理 ………………………………………………………… 171 (四)促进团队的深度探究 …………………………………………………… 172 工 具 列 表 工具1:项目故事板 ………………………………………………………………………… 129 工具2:项目里程碑 ………………………………………………………………………… 130 工具3:项目实施进程管理——探索链分解 ……………………………………………… 132 工具4:项目实施进程管理——问题链分解 ……………………………………………… 132 工具5:教师实施准备核查清单 …………………………………………………………… 134 工具6:学生实施准备核查清单 …………………………………………………………… 135 工具7:入项事件类型表 …………………………………………………………………… 140 工具8:KWH/KWL 表 ……………………………………………………………………… 142 工具9:观点激荡“是的,而且……” …………………………………………………… 143 工具10:问题解决流程图…………………………………………………………………… 144 工具11:项目化学习的课堂规则…………………………………………………………… 145 工具12:学生学习实践快速审核表………………………………………………………… 151 工具13:概念支架示例……………………………………………………………………… 153 工具14:元认知支架示例…………………………………………………………………… 153 工具15:学科实践支架示例………………………………………………………………… 154 工具16:学习实践系列支架………………………………………………………………… 155 工具17:阅读工作坊………………………………………………………………………… 158 工具18:阅读策略——井字游戏…………………………………………………………… 158 工具19:有理有据的观点写作……………………………………………………………… 160 工具20:观察报告写作指南………………………………………………………………… 163 工具21:“好团队”画像…………………………………………………………………… 169 工具22:团队协议…………………………………………………………………………… 170 工具23:团队日志…………………………………………………………………………… 171 工具24:项目组会…………………………………………………………………………… 172 工具25:学生团队倾听记录单……………………………………………………………… 173 工具26:探究型对话的规则和推理………………………………………………………… 174 工具27:项目问题链与各阶段成果对应表………………………………………………… 181 工具28:成果改进表………………………………………………………………………… 183 工具29:伟大作品/专业资源参照表 ……………………………………………………… 184 工具30:同伴评论…………………………………………………………………………… 185 工具31:评论汇总和改进…………………………………………………………………… 186 工具32:项目成果量规开发框架…………………………………………………………… 188 工具33:研究报告的核查清单(部分)…………………………………………………… 189 工具34:展览策划一览表…………………………………………………………………… 198 工具35:出项现场记录……………………………………………………………………… 199 工具36:出项参观的注意清单……………………………………………………………… 200 工具37:提问指南(专业版)……………………………………………………………… 201 工具38:提问指南(大众版)……………………………………………………………… 202 工具39:项目总体复盘分析框架…………………………………………………………… 20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