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全球化进程中的院校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全球化进程中的院校国际化:理论与实践

  • 字数: 332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马万华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6310887
  • 版次: 1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国际化的活动和过程两个视角探索国际化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研究和政策分析,并结合我国扩大教育开放的基本国策展开分析。前三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向读者呈现院校国际化的理论基础、首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选择,并通过具体的院校国际化案例揭示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院校内部不同的院系和学科国际化存在的差异性。第四章则通过问卷法对首都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高校国际化的诉求。第五章也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教师出国进修的效益问题。第六章和第七章,讨论跨境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发展过程,并通过珠三角的案例阐明中外合作办学的经济基础。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系统地论证了来华留学、自费出国留学和公派出国留学面临的挑战。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析了学成归国人员和外国专家在院校国际化中的学术贡献。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分析如何通过课程改革吸引国际学生,提高院校的国际竞争力。第十五章,从大学内部知识生产的模式转变看院校国际化的必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众多的大学联盟,第十六章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为例,分析和论证了国际大学联盟对院校国际化的推动作用。第十七章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我国院校国际化的新发展和新任务。 本书涉及院校国际化活动的多个方面,有理论分析、案例研究、政策发展过程,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研究生作为参考书使用。\"
作者简介
马万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际司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教育研究基地主任。198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语系,获得学士学位。1987 年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92)和博士学位(1997)。1997 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研究。担任多个国际教育杂志的编委和评审专家。目前从事的课题研究包括全球性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建设、院校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学校教育等。
目录
第一章 院校国际化的理论建构 引言 第一节 院校国际化的政治、经济与学术动因 第二节 院校国际化战略规划 第三节 院校国际化策略选择 第四节 院校国际化发展路径 第五节 院校国际化质量评估 第六节 院校国际化与“双一流”建设 第二章 院校国际化:首都高校的发展战略 引言 第一节 首都院校国际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院校国际化的规划与实施:北京大学案例 第三节 首都高校国际化中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首都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多样性 第五节 院校国际化的组织机构建设 第六节 通过制度建设落实院校国际化战略 第七节 首都院校国际化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院校国际化的案例研究:以E大学为例 引言 第一节 案例大学发展背景 第二节 E大学内部院系国际化发展情况 第三节 国际沟通与交流网络 第四节 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 第五节 未来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第四章 院校国际化:学生的视角 引言 第一节 首都院校学生问卷调查 第二节 首都高校学生国际化水平 第三节 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多样性 第四节 院校国际化:对学生未来的关注 第五章 首都高校教师出国进修效益分析 引言 第一节 出国进修效益的内涵 第二节 对进修教师的问卷调查 第三节 进修效益的体现形式 第四节 教师出国进修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跨境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分析 引言 第一节 跨境教育的办学形式 第二节 跨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跨境教育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基础 第五节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发展历程 第六节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特点 第七章 珠三角的经济基础与合作办学 第一节 珠三角的经济形态变化 第二节 珠三角的产业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节 经济高速发展呼唤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第四节 珠三角的教育发展机遇 第八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来华留学教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