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镇化、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城市蔓延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字数: 62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范建双//邵帅//虞晓芬//赵磊|责编:杜鹏//常家凤
  • 商品条码: 97875218214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内容正是基 于上述背景,旨在研究城镇 化进程中的城市蔓延和区域 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 理论机制探讨、实证检验、 政策效果评价和应用对策研 究等,为中国城镇化的高质 量发展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提 供理论参考。本书从五个方 面出发,全面系统地对中国 城镇化进程中的要素耦合协 调性问题及其驱动机制、城 市蔓延的测度与影响因素识 别、房价问题、环境问题以 及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 了深入剖析,通过综合使用 国家宏观层面、省级层面、 市级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 ,以及夜间灯光数据和网络 爬取大数据等相关资料,开 展了广泛的实证评价和对比 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 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对比分 析,对促进我国城镇化的高 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政府 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开展城 市管理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 提供实践参考。本书的研究 目标是揭示城镇化、城市蔓 延、房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驱动机制以及城镇化与后 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 通过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并 检验其影响的大小和方向, 识别其中的关键驱动因素, 从而提出有效抑制城市蔓延 和环境污染,推动城镇化进 程和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 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政策措 施。
作者简介
范建双,1980年出生,辽宁省盖州市人。2003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工程系,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营造与房地产系,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营造与房地产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今任职于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14年入选浙江工业大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建筑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可持续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在《Joum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地理研究》《中国土地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土木工程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数理统计与管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建筑经济》《改革与战略》《华东经济管理》《统计与决策》《宏观质量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同时担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管理评论》《Applied Economics》等国内外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
目录
第一篇 城镇化要素的互动关系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中国城镇化效率的测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3 区域城镇化效率综合测度 2.4 区域城镇化效率的动力因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要素的耦合协调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城镇化相关基础理论问题 3.3 中国城镇化规模、效率与质量的协调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城镇化的双边效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4.3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配置和城市蔓延问题研究 第5章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三权”改革和宅基地置换意愿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意愿的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激励机制与土地市场化 6.1 引言 6.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6.3 模型与数据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蔓延测度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方法 7.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7.4 实证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激励机制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 8.1 研究背景 8.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8.3 变量选取 8.4 模型选取与数据说明 8.5 实证结果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高铁开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 9.1研究背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