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的薪火(精)/学术共同体文库

文化的薪火(精)/学术共同体文库

  • 字数: 42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沈登苗|主编:杨玉圣
  • 商品条码: 97875097669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的薪火(精)》是作者沈登苗近二十年来关 于中国古代教育与人才、现当代中国教育与人才、历 史人文地理等课题的研究论文与学术评论的结集。 作者在对明清科举与教育、人才、区域文化相互 关系和南宋以降全国人才分布及中心转移的探讨,以 及现当代中国教育与人才的研究和国际比较过程中, 提炼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这一原创理论,即“ 一个贫寒子弟通过他本人的努力可以致富,也有可能 成为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甚或谋求霸 业,唯独很难成为学者尤其是著名的学者”,试图以 此回答“钱学森之问”。该理论的普适之处在于与社 会形态无关;中国当代鲜有学术大师,是“双重断裂 ”所致,但这与体制并无必然的联系。 本书还收入了若干以书评、商榷为主的学术评论 ,突显了作者一贯践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学术而学术的治学风格。
目录
我的问学之路——代自序 一 钱学森之问 双重断裂的代价 ——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来源、构成及原因初探 从沃土到荒漠 ——对二战前后东欧地区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变迁的思考 打破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 ——以中国现代科学家于院系调整前后在高校的分布为解读 二 科举与人才史论 南宋已形成苏一杭人才轴线了吗? ——也谈苏一杭人才轴线的形成及其影响 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于清代全国科举发达县与当代经济发达地区的 分布基本一致的分析 百年树人一脉相承 ——清代巍科人物与当代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基本一致 废科举前我国教育还城乡一体化吗? ——也谈科举终结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仕宦生活与古代作家成才之关系 明清科学家大器晚成的原因 近代湖湘人才辈出最直接的原因 关于科举社会流动讨论中的几个问题(概述)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 ——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 就明代进士祖上的生员身份与何炳棣再商榷 ——以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录》为中心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也谈天一阁藏明代《登科录》 ——与骆兆平、李大东先生商榷 三 学术评论 一段不该遗忘的现当代学术史 ——中国大陆学者独立提出了倭寇“新论” 《明代倭寇兼及澳门史研究中文论著索引》题记 嘉靖大倭寇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从“王直墓”风波谈学术成果社会转化的重要性 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 ——兼论世纪之交的学风问题 我对葛剑雄先生大作之管见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张仲礼对太平天国前后绅士估算的表述及适用性 评吴宣德著《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 评钱茂伟教授著《国家、科举与社会》之得失 ——兼论学术书评的追求 论学术抄袭与当前的浮躁学风问题 ——兼谈如何进一步开展学术批评 特别鸣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