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发展研究

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发展研究

  • 字数: 29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梁旺兵//席武辉|责编:孙萍
  • 商品条码: 97875203989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北地区民族旅游资源 丰富,本书以我国西北地区 民族旅游为主要研究对象, 着重阐述了20多年来西北民 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历程及其 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及环 境带来的影响等,提出了西 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 策建议。本书可作为旅游管 理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用 书,也可作为政府、文化旅 游行业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梁旺兵,1972年出生,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先后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史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区域旅游。出版专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项,以第一参加人的身份参与国家级项目5项。 席武辉,1972年出生,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国家职业教有规划教材一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二 旅游扶贫任务艰巨 三 旅游影响感知研究的重要性 四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分析把握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影响规律,实现旅游发展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模式转变 二 建立旅游影响的调控机制,引导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通过系统理论研究,由旅游影响评价模型分析旅游对西北民族地区的总体影响,并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出相对应的建议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径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民族地区旅游影响研究现状 二 国内民族地区旅游影响研究现状 三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影响研究现状 四 民族地区旅游影响研究评述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旅游影响 二 居民感知与态度 三 居民心理 四 历时性研究 五 民族社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二 “愤怒指数”理论与修正模型 三 社区增权理论 四 感知觉理论 五 利益相关者理论 六 社会交换理论 七 文化传播理论 八 可持续发展理论 九 可持续生计理论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二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概况 三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一 探索初创期 二 转轨规范发展期 三 成熟期 四 转型换代期 五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特征 第三节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