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

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

  • 字数: 362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苗东升|责编:杨美艳
  • 商品条码: 9787010231402
  • 版次: 1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宗旨为阐释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和中国特色、主要思想代表,以及基本学术内涵。中国的复杂性探索是以世界系统的形成演变为大环境、在世界与中国互动互应中进行的,世界系统的形成、演变改变着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演变也改变着世界。在彼此的长期互动互应中,世界社会的系统性、复杂性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的系统性、复杂性也在相应地提高。这就需要以复杂性研究的西方路径为参照,在对比中考察中国复杂性研究如何发生发展,形成怎样的特色,涌现出怎样的代表人物,取得怎样的理论成果,面临哪些难题,希望以此深化对中国路径的理解。 全书分13章,叙述逻辑如次:第1、2章论述地球人类系统化和世界社会的形成和演化;第3章评析复杂性研究的西方路径,为剖析中国路径提供参照;第4章阐明世界秩序迄今的历史演变,交代中国复杂性研究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环境;第5、6章谈毛泽东开创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第7、8章谈钱学森对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的拓展。第9章至第12章从不同视角阐释复杂性研究中国路径的基本内涵,对毛与钱的理论作统一梳理;第13章就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态势、新问题,谈谈如何谱写中国复杂性研究的新篇章。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苗东升,男,山西榆社县人,1937年10月生,汉族。无党派,教授,自号孤微子。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航天三院工作近20年。1979年12月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教研室,讲授高等数学、模糊学(哲学系本科),系统科学(全校文科硕士生选修课)、系统思维(全校文科博士生选修课)。2001年退休。主要研究模糊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及其在人文社会领域的应用。发表论文200多篇,专著10部:模糊学导引(1987)、系统科学原理(1990)、浑沌学纵横论(第一作者,1993),系统科学辩证法(1996)、系统科学精要(1998第一版,2016第四版),复杂性科学研究(第一版原名《开来学于今——复杂性科学纵横论》,2009;2014年修订版改为现名),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2011),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2012),复杂性管窥(2014)。合著十部左右。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