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疾病的伦理认知与实践

疾病的伦理认知与实践

  • 字数: 33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默|责编:朱华彬
  • 商品条码: 97875203943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物医学理论主导着当前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医疗技术及其思维主导着人们对待疾病的方式,导致人一病关系的异化。人类力图寻找的是各种致病的因素,而非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审视疾病的本质、人一病关系、疾病的价值等。该书以疾病与自然、疾病与社会、疾病与自我等基本的伦理关系为框架解译疾病的本质及其于人之存在的意义,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视角阐述了疾病的实践伦理,为扭转当前人类认识疾病的狭隘视角提供新的认知路径。
作者简介
陈默,1978年生,湖南新宁人,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任桂林医学院人文医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包括:译著1部:《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专著1部:《苟子的道德认识论》(中罔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地厅级课题3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在《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家》《理论月刊》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受广西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基金支持在英围威尔士大学圣三一大卫学院访学。
目录
第一章 “疾病”概念及其伦理学意义 第一节 “疾病”概念溯源 一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疾病”诠释 二 西方医学中的“疾病”诠释 三 现代“疾病”概念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促进人类疾病观念的发展与进步 二 疾病伦理研究对于个体存在的意义 三 疾病伦理研究的社会意义 四 疾病伦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疾病”本身的研究 二 医学伦理学中有关“疾病”的研究 三 社会医学中有关“疾病”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 一 我们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深化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二 我们需要从伦理实践性的角度深化对“疾病治疗”的认识 第二章 疾病与自然 第一节 基于自然的人的生存悖论 一 什么是“自然” 二 人与“自然”的存在悖论 三 自然与健康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疾病” 一 自然环境存在的“悬崖式”伦理危机 二 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环境与人的对话 三 疾病解释的环境哲学基础 第三节 疾病:人与自然关系的反观 一 疾病的“自然化” 二 疾病的“自然性” 三 疾病:自然性与道德性之合 第三章 疾病与社会 第一节 疾病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一 医学领域中的“社会” 二 疾病与个体“主观社会”构建 三 疾病的社会道德本质 第二节 社会伦理冲突与疾病的意义 一 人的“社会存在”本质 二 社会伦理冲突中“人的存在” 三 疾病于“人之存在”的意义 第三节 疾病的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公共性 一 疾病的现代性 二 疾病的后现代性 三 疾病的公共性 第四章 疾病与自我 第一节 关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与疾病的关系 一 “自我”概念解读 二 疾病与个体“自我”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 三 个体“自我”发展的过程性 第二节 个体自我叙事与疾病 一 叙事医学中的个体自我“叙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