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新发现中国 亦城亦乡: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突围

重新发现中国 亦城亦乡: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突围

  • 字数: 16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夏柱智|责编:梁桂芳|总主编:贺雪峰//沈山
  • 商品条码: 97875598473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国范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变迁进入了深入探究。作者认为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具有城乡互构、亦城亦乡的中间特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以这个结构转型为基础。本书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产生的问题,需要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来解释,不可生搬硬套西方现代的或古典时期产生的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
夏柱智,湖北黄石人,社会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土地制度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目前集中研究三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法》修订问题。
目录
第一篇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关系的阶段 小农体系和渐进城镇化 中国城市有贫民窟吗? 进城落户问题 “四化同步”的困境 第二篇 小农体系 小农户: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江汉平原的典型农户 山区的小农经济 适度规模经营再认识 流动时代的彩礼变革 消费性贫困 第三篇 农民工群体 人口流动和一家三制 一个村庄的农民工素描 农村青年的能动性 农民工厂长及普通农民工 社保和分层 第四篇 工业化农村 工业化农村地区的分化模式 上海农民的市民化 北京远郊村的农民生计模式 浙江的农民企业家 浙江的仪式性人情 第五篇 乡村治理模式 苏南的乡镇政权 珠三角的村集体性质 人口大镇的“总支” 乡镇干部的激励 乡村两级的非正规财政 土地和基层治理能力 社区和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六篇 乡村振兴 土地整治和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效益、问题和出路 赋能基层:人居环境整治的“峨山模式” 余江宅改经验 民主化村级公共品供给 公共品供给的效率问题 后备干部助力组织振兴 老年人协会的优势 第七篇 土地制度改革 苏州“和谐拆迁”的秘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类型 义乌实践:从旧村改造到宅基地改革 理解宅基地退出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