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二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二版)

  • 字数: 31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苑利//顾军|责编:周睿
  • 商品条码: 9787040583175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 政府的支持推动下,越来越 受到关注。我国目前已经有 几十所大学成立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研究中心,一些院校 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究院系,有十多所院校开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同 时2008年新年伊始,文化 部与教育部一道将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理论纳入国民教 育体系,“非遗进大学”也是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是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 教育的合适教材,有碍非物 质文化遗产学课程的开展。 本书是作者在2003年的 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 程》(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 产研究生班内部教材)一书 的基础上写就的,5年中六 次大规模修改,经历了四次 教学实践和多次专家论证。 专家们一致认为,本书很好 地回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中最主要的理论问题,也对 于大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 产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有资格成为全国各 大专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课程专业用书。
作者简介
苑利,民俗学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等。
目录
上编 绪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门新学的诞生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可能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野与视角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独立的理论架构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界定与辨析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辨析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遺产分类原则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的提出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分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影响价值评估的其他因素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第二节 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其他因素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原则与评估标准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评估三标准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重要性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的甄选与辨伪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经营的可行性与问题 第二节 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商业化经营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的可行性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三原则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的产业化开发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分类及意义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基本职能 第九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构成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素质要求 下编 第十章 民间文学类遗产 第一节 民间文学类遗产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民间文学类遗产的保护意义 第三节 民间文学类遗产的保护要点 第四节 民间文学类遗产的申报原则 第五节 民间文学类遗产保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十一章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 第一节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的保护意义 第三节 传统表演艺术类遗产的保护要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