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明与物质(从材料学视角探索中西文明差异)

文明与物质(从材料学视角探索中西文明差异)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毛卫民|责编:黄山
  • 商品条码: 97875203958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观察为依据,以材料学的常理及材料冶金史的研究为基础,将材料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研究成果相结合,简述了对中西方文明形成初期及后续过程中材料技术发展过程的观察,并尝试以材料学视角探索和挖掘影响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某些客观因素。 本书仅涉及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两方面的普及知识,适合用作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选修课教材,亦适合于广大读者阅读,也期待能为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学者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简介
毛卫民,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金属学与金属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及材料结构方面的教学工作.并着重于材料基本原理、材料各向异性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专业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著有专业科普著作《材料与人类社会》,参与过CCTV10科教片《电子铝箔的故事》的创作,具有丰富的科普创作经验。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孕育文明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工具 一 原始石器 二 磨制石器 三 石木复合工具 四 中西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工具 一 磨光石器 二 陶器 三 捻线工具与温饱生活下的玉器加工 第三节 铜器的出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自然铜与块炼铜 二 铜器的优势 三 烧陶温度与铜的冶炼 第二章 进入铜器时代的中西方社会 第一节 铜器的出现及其在中西方的广泛使用 一 早期铜器的制作 二 铜工具 三 铜兵器 第二节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与其承载体 一 西方文明早期的文字及其承载体 二 汉字的演变及其承载体 三 联合国官方文字 第三节 中西方铜器时代的差异 一 大型铜器的对比 二 制造和使用铜器的差异 三 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铜矿资源与铜器时代特征 第三章 从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初期——中西方文明的萌生与崛起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融合的文明 一 中华文明来临时的物质基础 二 最初的中华民族 三 最早的王朝:夏 四 商、周王朝 五 中华文明的崛起 第二节 铁器时代的来临 一 铁器的优点 二 铁工具 三 铁兵器 第三节 欧洲文明的形成与拓展 一 古希腊文明及其逐利特征 二 罗马王政与共和国时期的奴隶制社会 三 西方文明的崛起 第四节 西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对比 一 “损利比”对初期文明的影响 二 平等与民主的有限性 三 中西方两大帝国的比较 第四章 传统铁器时代后期中西方文明的拓展 第一节 中西方冶铁能力的发展与差异 第二节 中华文明延续的特征与郑和下西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