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

  • 字数: 38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黄钊|责编:吴佳宁
  • 商品条码: 97870405763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36.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对中华民族数 千年来积淀与传承的优秀文 化成果作了系统归纳与整体 阐述。除导言外,分为上、 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华文 化渊源篇,重点揭示了中华 文化的历史渊源,阐明了中 华文化的最初源头及其无比 深厚的历史根基,并在此基 础上,对先秦百家争鸣时期 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 创立与发展,作了系统而明 晰的论述;中篇为专题文化 篇,分为五类阐发了中华哲 理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 化、文艺文化、科技文化, 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在 我国及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 地位与深远影响;下篇为传 承弘扬篇,集中论述继承与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详细论述了 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当 代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接受新时期爱国 主义教育以及接受公民道德 教育等方面教育的现实意义 、具体途径与方法。三篇结 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涵盖 的思想内容和知识体系,内 涵充实,信息面广。本书是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 列教材之一,它既可作为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 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教 材,还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者与爱好者的参考阅读 书目。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本课程若干重要事项简述 一、增设本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本课程的基本宗旨与中心内容 三、本课程在教学中应当坚持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第二节 本书若干重要概念阐释 一、“文化”“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二、“道德”“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 第三节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掌握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 上篇:中华文化渊源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述略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创造与社会性质考释 一、“三皇”与“五帝”其人及其主要历史功绩 二、“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创造及考古佐证 三、“三皇五帝”时代的社会性质-——原始公社制度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及观念文化简述 一、夏、商、西周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二、夏、商、西周时代观念文化创造概述 第三节 百家争鸣学术思潮的兴起及其文化景观 一、百家争鸣学术思潮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百家争鸣学术思潮展示出文化大繁荣的景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化创造概述 第一节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学术贡献 一、提出了以德治为目标的德政说 二、创建以“仁”为统帅的道德范畴体系 三、对道德教育艺术的独特贡献 第二节 著名儒家学者孟子的学术成就 一、创立了以“民本”为核心价值的“仁政说” 二、提出了以“性善”为特征的人性论体系 三、对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作了系统论述 第三节 儒学革新思想家荀子的学术思想概述 一、哲学思维方面的理论创造 二、以“隆礼重法”为核心内容的政治主张 三、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创造 第四节 儒学典籍及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历史贡献 一、先秦儒家的主要经籍概说 二、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历史贡献 第三章 前期墨家的学术创造概述 第一节 墨子的政治观与战争观简述 一、以“尚贤”与“尚同”为其基本倾向的政治观 二、以“非攻”为主导的战争观 第二节 墨子的经济思想述略 一、“生产”环节的理论思考 二、“消费”环节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墨子的道德哲学浅说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独特见解 二、道德教育方法的设想 第四节 墨子学术创造的重大贡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