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陈词证据研究(第2版)/浙江大学哲学文存

陈词证据研究(第2版)/浙江大学哲学文存

  • 字数: 26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丛杭青|责编:朱华彬
  • 商品条码: 9787520391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践 中,相信他人话语的依据是 什么?站在说者和听者的立 场上,对他们的要求分别是 什么?本书从社会认识论和 语言哲学的视域出发,结合 现实生活中众多的实际案例 ,以陈词证据为核心,围绕 陈词信念是如何形成的,陈 词是如何得到辩护的,陈词 性知识是如何传递的,以及 应当如何相信并抉择专家和 专家意见四大核心问题展开 了系统的、全面的和深入浅 出的探讨。本书适合于对证 据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丛杭青,哲学博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伦理”课程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人大地方立法咨询专家。长期致力于工程伦理的教学与研究,主持翻译出版《像工程师那样思考》《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工程师的反叛:社会责任和美国工程职业》等。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首席号家。
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什么是陈词? 第一节 陈词的由来与译名 一 陈词的由来 二 陈词的概念 三 证词还是陈词 第二节 陈词的作用 一 知识与陈词性知识 二 对他人陈词的依赖 三 依赖于他人的陈词 四 陈词与观察 第三节 对陈词的忽略 一 个人主义的强纲领 二 个人主义弱纲领 三 一种可能的历史原因 第二章 历史的探索 第一节 对真知识的追求 一 柏拉图对真信念与知识的区分 二 阿奎那的自然信仰 三 奥古斯丁的心灵反省 四 洛克的“不能以人为据” 第二节 休谟的还原论方案 一 经验还原与理智自治 二 休谟的含糊的经验与观察 三 RT的公有论题:循环论证 四 个人论题RT':无穷的倒退 五 个人论题RT'的变形 六 不相关论题:对还原论根基的批判 第三节 里德的基础主义方案 一 社会理智能力 二 知觉与陈词的类似 三 语言的标记功能 四 诚实原则与易信原则 五 陈词信念的形成 第三章 当代西方研究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 讨论的背景 一 讨论的兴起 二 认识论的自然化改造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主要话题 一 研究路径:认识论与语言哲学 二 四个争论话题 第三节 人物与文献概况 一 期刊与文献 二 主要的人物与文献 三 分专题文献 …… 第四章 陈词的定义、范围与限界 第五章 陈词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六章 当代基础主义的陈词辩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