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户时代日本人身份建构研究

江户时代日本人身份建构研究

  • 字数: 77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向卿|责编:周晓慧
  • 商品条码: 97875203958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4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唯物主义 历史观为指导,援用政治学 、历史学的相关理论,采取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 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宏观 的视角与微观的视角结合的 方式对江户日本人身份建构 的思想根源、形成过程、内 容和特点等进行了系统而全 面的研究。除“身份建构”“ 文化民族主义”“他者”等研 究身份建构的常用概念外, 本书提出了“我们认为”“风 土”“文化的故乡”“风土的故 乡”等分析身份建构的新概 念,并用之于实际分析。本 书认为,身份建构是被创造 或构建的产物,是一种“我 在故我在”的作业,也是一 种“永远在路上”的作业;“ 身份建构”是现在的自我与 历史的自我之间的交往、对 话,也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 交往、对话。
作者简介
向卿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担任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日语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户时代日本人的身份建构研究”等科研项目6项,出版专著《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合著《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译著《观叶植物150种》;在《日本学刊》《日语学习与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获第五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二等奖、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十)、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等奖励。目前主要从事日本文学与文化、日语翻译、日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江户日本人身份建构的思想根源 第一节 古典儒教共同体的衰落 第二节 神国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日本式情绪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空间的均质化 第五节 时间、空间与“我们” 第二章 解构中国和中国文化——发现他者 第一节 江户前期儒者的中国憧憬与“理”的普遍性 一 藤原惺窝的自他认识——“理”的普遍性与基于特殊性的自我 二 林罗山的自他认识——“理”的普遍性与“理当心地神道” 三 中江藤树的自他认识——儒教的普遍性与“太乙神之道” 四 明末遗臣与日本儒者的中国认识 五 小结 第二节 海禁时代儒者华夷思想的分化与“中华”的概念化 一 中华崇拜思想与日本特殊性的构建 二 日本型华夷思想与日本特殊性的构建 第三节 江户后期儒者中国认识的分化与华夷思想的解体 一 华夷思想的空洞化与昌平坂学问所儒者的中国认识 二 华夷思想的“残辉”——“国体论者”眼中的“唐土”与“神州” 三 华夷秩序观向强权政治观的转化——“开国论者”眼中的东洋与西洋 四 中国蔑视观的起点——从“想象”到“经验” 第四节 国学者的中国批判和自我建构 一 神儒佛三教一致下的中国认识和自我认识 二 国学话语体系的创建与儒佛的排斥 三 神道的普遍性与儒佛的特殊性 四 国学者的中国认识与日本人的身份建构 第五节 中国的发现与日本人的身份建构 第三章 “大和魂”的创建—一发现日本 第一节 “神道”的创建 一 神道的语义及其发展阶段 二 近世以前的神道 三 神道的自立与近世日本人的身份建构 四 “神道”的继承和传播 五 小结 第二节 武士道的创建与“武国”的自觉 一 江户时代以前的“弓矢之道” 二 江户前期的武士道 三 江户中期的武士道 四 江户后期的武士道 五 江户时代武士道的平民化 六 小结 第三节 以“物哀”为基础的主情主义思维的创建 一 主情主义思维的产生根源 二 “道”的解构与主情主义的发展 三 国学与主情主义思维的确立 四 主情主义思维的继承与传播 五 作为构建日本人同一性的主情主义 第四章 “大和魂”象征的创建——以樱花和富士山为例 第一节 大和魂与樱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