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情式人际交往:让你的话语直达对方心底

共情式人际交往:让你的话语直达对方心底

  • 字数: 204
  • 出版社: 中国法制
  • 作者: 周婷|责编:陈晓冉
  • 商品条码: 9787521625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和他人进行顺畅的沟通?你的赞美 为什么会让人感觉空洞无力?你的安慰又为什么无法触达 对方的心灵?有时你甚至会因为一句“不中听”的话语, 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让沟通陷入僵局? 如果你已经遇到了这些问题,就说明你需要学习“共 情沟通”的方法。所谓“共情”,就是要在沟通中走进对 方的内心世界,感受对方的想法、情绪,进而搭建起彼此 心意相通的桥梁,让所有影响沟通的问题都能够悄然化解 。 那么,该如何做到“共情沟通”呢?这就是本书将要 着重解决的问题。本书作者从多年实战经验和研究成果出 发,总结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共情沟通指南,可以帮你发 现内心蕴含的“共情力”,并可以指导你消除影响共情的 心理障碍,进而可以在沟通中读懂对方,并可以通过语言 、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与对方建立情感连接,从而达到高效 沟通、顺畅沟通的目的。
作者简介
周婷,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编辑和撰写工作已超过十年,文字功底深厚,其文具有超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主要负责口才、职场、财经类图书的编写工作,近年来编写的《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成功面试礼仪与口才》《不懂说话你怎么让人信服》等多部实用口才作品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
第一章 认识共情,发现你的“共情力” 共情力:人类独有的镜映能力 学会共情,从自我共情开始 情绪共情: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 认知共情:真正理解对方的处境 共情担忧:给对方提供真正需要的支持 发挥共情的疗愈作用,抚慰心灵的伤痛 第二章 审视自我,消除共情的心理障碍 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 学会“知觉检核”,摆脱共情缺陷障碍 克服自负心理,不要一味否定他人 停止对抗性思维,沟通不是为了压服对方 区分“投射”和真情实感,避免以己度人 预防“冷漠陷阱”,解决“共情不足”问题 跳出“顺从陷阱”,一味说“是”是种敷衍 改变“被动性思维”,共情要学会主动出击 第三章 共情沟通,在话语间传递理解和认可 适度“自我暴露”,拉近心理距离 讨论对方感兴趣的事,引发好感和谈兴 多问开放式问题,让对方自由展开思路 描述对方的内心感受,表达真正的尊重 适时制造停顿,减少对方的心理压力 使用“安全语言”,不让沟通卡在表述上 插入提示语,带动沟通的节奏 说话时少用“我”,多用“我们” 第四章 使用身体语言,让共情式沟通更加有效 眼神交流,传递丰富的情感信息 微笑的面部表情,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 温和沉稳的声音,提升你的共情能力 恰当的语气语调,化解不必要的冲突 减少“攻击性姿势”,降低共情的难度 调整肢体动作,表露出坦率、真挚和诚意 模仿对方的表现,增加“同感区域” 第五章 共情倾听,把握对方潜在的需求和渴望 不必设限,让对方用倾诉的方式宣泄情绪 倾听的核心:做到“忘我” 倾听与思考结合,了解对方潜在的需求和渴望 表示认同,让对方的态度更加积极 适时重述:表达自己的同理心 控制感受,消除倾听中的情绪化反应 预设氛围,倾听效果会更加理想 第六章 建立心理联结,让共情成为沟通的加速器 把握个性特征,达到共情的最佳境界 共情不是同情,进入对方的内心体验他的感受 谢绝“比惨”,善用共情来安慰他人 批评时也要共情,才能减少对方的抵触心理 学会共情式赞美,最能赢得人心 发自内心地表达歉意,消除对方的怒火 给予充分理解,走进对方的内心 不必事事说破,不妨把优越感让给别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