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鸿章家书(名人家书典藏系列)

李鸿章家书(名人家书典藏系列)

  • 字数: 331
  • 出版社: 长江文艺
  • 作者: (清)李鸿章著,董丛林 评析
  • 商品条码: 97875702170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李鸿章致家人的书信百余封,并进行释读与评析。 所录书信以李鸿章给哥哥李瀚章、儿子李经方的书信为主,以时间顺序排列。书信的内容,主要涉及军务、政事、家事。通过这些家书,我们能够察识晚清的军务政务、朝局国事、官场情状。 每封书信后增加“释读”文字,对书信大意和所涉重要人、事进行解读。文献严谨翔实,释读内容丰富可信。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安徽合肥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是近代史上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董丛林,男,1952年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论文百数十篇,自撰、主编和合撰著作20余部。
目录
目录 1.致瀚章兄(同治二年六月十八日)(1863年8月2日)·001 [释读与评点] “借师助剿”与“淮”“湘”配合·002 2.致瀚章兄(同治六年二月十七日)(1867年3月22日)·006 [释读与评点] 自身挂帅平捻与兄署湖广总督·007 3.致瀚章兄(同治六年六月初七日)(1867年7月8日)·011 [释读与评点] 布置“兜剿”罔顾毁誉利害·012 4.致瀚章兄(同治六年八月初九日)(1867年9月6日)·014 [释读与评点] 胶莱河防溃后的筹策应对·014 5.致瀚章兄((同治七年三月初七日)(1868年3月30日)·016 [释读与评点] 对付东返的“西捻军”·017 6.致瀚章兄(同治八年六月初八日)(1869年7月16日)·020 [释读与评点] 私议饷事与人事·022 7.致瀚章兄(同治九年六月初八日)(1870年7月6日)·025 [释读与评点] 在陕闻知“津案”发·026 8.致瀚章兄(同治九年六月十七日)(1870年7月15日)·028 [释读与评点] 陕地筹议军情饷事·029 9.致瀚章兄(同治九年七月初四日)(1870年7月31日)·032 [释读与评点] 受命赴援畿辅后的反应·033 10.致瀚章兄(同治九年八月初五日)(1870年8月31日)·036 [释读与评点] “兄弟同时兼圻”的恐与幸·037 11.致瀚章兄昭庆弟(同治九年九月初六日)(1870年9月30日)·039 [释读与评点] 与长兄幼弟议家事·040 12.致瀚章兄(同治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71年2月16日)·042 [释读与评点] 为兄筹划入觐事·043 13.致瀚章兄(同治十年五月十三日)(1871年6月30日)·045 [释读与评点] 孝亲忧朝情两牵·046 14.致瀚章兄(同治十二年四月十八日)(1873年5月14日)·049 [释读与评点] 议朝中诸事,说家族你我·050 15.致哥哥三弟四弟五弟(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三日夜)(1873年6月27日夜)·054 [释读与评点] 泣告幼弟病亡噩耗·055 16.致哥哥三弟四弟五弟(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七日)(1873年7月1日)·057 [释读与评点] 哀述昭庆病亡详情·059 17.致瀚章兄(同治十三年正月初五日)(1874年2月21日)·062 [释读与评点] 闱场案、朝中事及军费报销·063 18.致瀚章兄(同治十三年二月初三日酉刻)(1874年3月20日酉刻)·066 [释读与评点] 贺母寿辰、随扈谒陵及军队等事·068 19.致瀚章兄(同治十三年十月初三日、二十九日)(1874年11月11日、12月7日)·071 [释读与评点] “倭事”海防及择人笑话·073 20.致瀚章兄(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077 [释读与评点] 母寿获御赏,洋务得人助·078 21.致瀚章兄(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1875年1月10日)·081 [释读与评点] 忧系“御体”,急在政事·082 22.致瀚章兄(光绪元年正月初六日)(1875年2月11日)·084 [释读与评点] 国丧期间述朝恩政情·085 23.致瀚章兄(光绪元年正月十八日)(1875年2月23日)·088 [释读与评点] 换代之际的朝忧与家喜·089 24.复瀚章兄(光绪元年五月十四日)(1875年6月17日)·092 [释读与评点] 马嘉理案、北洋海防及“夔关”之事·093 25.致瀚章兄((光绪元年六月初三日、初四日)(1875年7月5日、6日)·097 [释读与评点] 告知所闻外报消息并就“滇案”再行议说·098 26.致瀚章兄(光绪元年八月初二日)(1875年9月1日)·101 [释读与评点] 英使狡横,“真可焦虑”·103 27.致瀚章兄(光绪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76年1月21日)·106 [释读与评点] 再行计议“滇案”,兼及朝政、吏事·107 28.致瀚章兄(光绪二年四月初五日)(1876年4月28日)·111 [释读与评点] 议说奏结“滇案”,兼及人事等情·112 29.致瀚章兄(光绪二年六月二十日)(1876年8月9日)·115 [释读与评点] 受命赴烟台谈判与津人“吁留”·116 30.致瀚章兄(光绪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夜)(1876年8月16日夜)·118 [释读与评点] 行前谈判预筹与最后结局·119 31.致瀚章兄(光绪二年九月十二日)(1876年10月28日)·121 [释读与评点] 老兄赴川在途,与议人事、盐务·123 32.致瀚章兄(光绪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夜)(1876年12月9日)·127 [释读与评点] 担心蜀道艰难,议说人事、家情·128 33.致瀚章兄(光绪三年六月十四日)(1877年7月24日)·131 [释读与评点] 关于曾氏兄弟、郭嵩焘、沈葆桢之事·133 34.致瀚章兄(光绪四年三月二十日夜)(1878年4月22日夜)·137 [释读与评点] 告直隶大旱,说沈、左诸人·138 35.致瀚章兄(光绪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78年12月17日)·142 [释读与评点] 言及樊口堤工,更涉人事、国政·143 36.致瀚章兄(光绪五年正月初七日)(1879年1月28日)·146 [释读与评点] 哥哥临时赴湘,朝中人事多变·147 37.致瀚章兄(光绪五年二月初九日)(1879年3月1日)·150 [释读与评点] 在母亲八十大寿的时候·152 38.复瀚章兄(光绪五年三月十二日)(1879年4月3日)·154 [释读与评点] 撤帘召见,皇家陵差及“都中新闻”·156 39.致瀚章兄(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夜)(1879年4月17日夜)·159 [释读与评点] 欣述陵差细事,谦说公私诸话·160 40.致瀚章兄(光绪五年六月初三日灯下)(1879年7月21日灯下)·163 [释读与评点] “洋务大致尚平”势下的言说·164 41.复三四弟(光绪六年三月初三日夜)(1880年4月11日夜)·168 [释读与评点] 关于“家庙修改”的事情·169 42.致瀚章兄(光绪六年十月十二日)(1880年11月14日)·172 [释读与评点] 此时的“霆军”“沅帅”及外患·173 43.致瀚章兄(光绪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1888年7月6日)·176 [释读与评点] “钝翁”入觐与朝臣诸事·177 44.致瀚章兄(光绪十四年六月初六日)(1888年7月14日)·179 [释读与评点] 雨情“郑工”及鲜荔枝·179 45.致瀚章兄(光绪十四年十月十一日)(1888年11月14日)·181 [释读与评点] 向相关省区筹款的“神来之笔”·182 46.致瀚章兄(光绪十五年正月初七日)(1889年2月6日)·184 [释读与评点] “郑工”合龙、太和门灾及己事、家事·185 47.致瀚章兄(光绪十五年七月十二日酉刻)(1889年8月8日酉刻)·187 [释读与评点] 芦汉铁路之议与张之洞·188 48.致方儿(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1889年9月16日)·191 [释读与评点] 经方已涉外交事·192 49.复方儿(光绪十五年十月十三日)(1889年11月5日)·194 [释读与评点] 不屑张之洞之为及其他·195 50.致方儿(光绪十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夜)(1889年11月20日夜)·197 [释读与评点] 铁路借款之争及经方海外生子等事·198 51.致璹儿(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三日)(1890年4月2日)·200 [释读与评点] 与女儿说家人情形·201 52.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初十日午)(1890年4月28日午)·203 [释读与评点] 经方在京嘱言多·204 53.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三日巳刻)(1890年5月1日巳刻)·206 [释读与评点] 议铁路借款,教经方应酬·207 54.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三日申刻)(1890年5月1日申刻)·209 [释读与评点] 告派人勘路,议借款事宜·209 55.致方儿述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十六日巳刻)(1890年5月4日巳刻)·211 [释读与评点] 再议铁路借款及勘路之事·212 56.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巳刻)(1890年5月7日巳刻)·214 [释读与评点] 告与“两邸”函商关东铁路·214 57.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夜)(1890年5月7日夜)·216 [释读与评点] 借款“两邸”甚着急·216 58.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四月初三日巳刻)(1890年5月21日巳刻)·218 [释读与评点] 核算借款还息数·218 59.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八日辰刻)(1890年5月26日辰刻)·220 [释读与评点] 伦道呵“酬劳”如何付?·221 60.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四月十四日申刻)(1890年6月1日申刻)·222 [释读与评点] 春闱合肥中四人·223 61.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四月十八日辰刻)(1890年6月5日辰刻)·225 [释读与评点] 嘱经方在京要办的事·225 62.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四月二十日午刻)(1890年6月7日午刻)·227 [释读与评点] 借款及经方谋职之事·228 63.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五月初三日)(1890年6月19日)·230 [释读与评点] 为借款事“闷闷”,对儿侄事经心·231 64.致方儿畲侄(光绪十六年五月初十日巳刻)(1890年6月26日巳刻)·233 [释读与评点] 教经方预备应对,哀五弟凤章去世·234 65.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日辰刻)(1890年7月3日辰刻)·236 [释读与评点] 受托办事,复望借款及亡弟添嗣等事·237 66.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日辰刻)(1890年7月6日辰刻)·240 [释读与评点] 五弟去世后的“萧墙之忧”·241 67.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六月初八日)(1890年7月24日)·243 [释读与评点] 天津水灾惨况·243 68.致瀚章兄(光绪十六年六月十五日)(1890年7月31日)·245 [释读与评点] 说家人诸事,言水灾荒政·246 69.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七月二十日辰刻)(1890年9月3日辰刻)·248 [释读与评点] 关注“邸病”和拒人请托·249 70.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1890年9月12日)·251 [释读与评点] 喜经方获任驻日,授“三大难事”机宜·252 71.致方儿(光绪十六年八月初十日)(1890年9月23日)·254 [释读与评点] 酌经方随员,说受托之事·255 72.致方儿(光绪十六年九月初二日)(1890年10月15日)·257 [释读与评点] 告经方出使前的公事和私人应酬·257 73.致方儿(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日)(1891年2月28日)·259 [释读与评点] 向到日后的经方议说和问询诸事·260 74.致方儿(光绪十七年三月初六日夜)(1891年4月14日夜)·263 [释读与评点] 筹议经方“武职随员”经费兼言家事·264 75.致方儿(光绪十七年五月十二日)(1891年6月18日)·266 [释读与评点] 俄太子、马建忠、陈季同事及校阅海军情况·267 76.致方儿(光绪十七年七月初五日)(1891年8月9日)·270 [释读与评点] 因经方生母去世的铺排·271 77.致方儿(光绪十七年七月十五日)(1891年8月19日)·273 [释读与评点] 关于经方理丧的商议及“五房”家乱·274 78.致瀚章兄(光绪十七年七月十五日)(1891年8月19日)·276 [释读与评点] “白鸽票”、皇家园工及“南省教案”等事·277 79.致方儿(光绪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1891年9月30日)·280 [释读与评点] 筹议丧费、族事,关心经方复出·281 80.致方儿(光绪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夜)(1891年10月31日夜)·283 [释读与评点] 家族多忧事,居官亦难安·284 81.致方儿(光绪十八年二月十三日)(1892年3月11日)·286 [释读与评点] 议说朝鲜问题兼及国闻、家事·287 82.致方儿(光绪十八年三月初二日)(1892年3月29日)·290 [释读与评点] 再说朝鲜之事·291 83.致方儿(光绪十八年四月初六日)(1892年5月2日)·293 [释读与评点] 面对复杂日韩关系的筹议·294 84.致方儿(光绪十八年五月十六日)(1892年6月10日)·296 [释读与评点] 拒参美国博览会及保荐驻外使者·296 85.致方儿(光绪十八年七月初六日)(1892年8月27日)·298 [释读与评点] 责经方“殊负生平所望”,与议嗣母安葬之地·299 86.致瀚章兄(光绪十八年八月初一日夜)(1892年9月21日夜)·301 [释读与评点] 赵夫人丧仪、墓地勘选及官场之事·302 87.致璹儿(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1896年1月16日)·304 [释读与评点] 劝慰女儿,告知己况及朝事·305 88.致蒉婿璹儿(光绪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1897年3月24日)·307 [释读与评点] 老夫少妻为父定,此信与述家国事·308 89.致方儿(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十一日) (1897年4月12日)·312 [释读与评点] 议说出使随员,嘱儿会“友”、理家·313 90.致璹儿(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1897年7月14日)·315 [释读与评点] 女儿家事实堪忧·315 91.致方儿(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1897年8月15日)·317 [释读与评点] 老家之事付经方,朝中则为樵野虑·318 92.致璹儿(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二十日)(1897年9月16日)·319 [释读与评点] 婿家寻移居,赋闲可自安?·319 93.致方儿(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六日)(1897年10月1日)·321 [释读与评点] 在朝寂寥言“娱老”,被请捐款办“西学”·322 94.致蒉婿(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八日)(1897年10月3日)·323 [释读与评点] 议女婿家事并告自己“无毁无誉”·323 95.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六日)(1898年4月6日)·326 [释读与评点] 说“洋务极烦”,望述儿登科·327 96.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初十日 )(1898年4月30日)·329 [释读与评点] 言说朝中人事、政情·329 97.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1898年7月16日)·331 [释读与评点] 朝政多由康、梁出·331 98.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七日)(1898年7月25日)·333 [释读与评点] 议说书院改学堂·334 99.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1898年8月16日)·336 [释读与评点] 言诋康有为辈,兼说政情、洋务·337 100.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898年9月12日)·339 [释读与评点] 国事政情觉纷扰,身出总署言“避谤”·340 101.致方儿(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二日)(1898年10月16日)·342 [释读与评点] 太后临朝“又成守旧世界”·342 102.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一日)(1899年4月20日)·345 [释读与评点] 巡河之差完竣回到京城之际·345 103.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1899年5月21日)·347 [释读与评点] 心系家事,亦感朝恩·348 104.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1899年6月12日)·349 [释读与评点] 称道洋医之术,言说家事世情·350 105.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1899年9月24日)·352 [释读与评点] 知哥哥去世,述刘母“苦求”·352 106.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九月初二日 )(1899年10月6日)·354 [释读与评点] 愤刘氏母子,告奏议付印·354 107.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1899年11月8日)·356 [释读与评点] 螃蟹、年景及医局·356 108.致方儿(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899年12月14日)·358 [释读与评点] 受命“商务大臣”之际·358 109.致方儿(光绪二十六年四月十九日)(1900年5月17日)·360 [释读与评点] 哥哥丧事、家族房工及合肥医院·361 110.致方儿(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三日)(1900年6月9日)·363 [释读与评点] 芜湖房宅被烧事·364 111.致方儿(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1901年4月2日)·366 [释读与评点] 言医局、家事,愁“京约”无成·366 112.致方儿(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二日)(1901年4月20日)·368 [释读与评点] 说与邵家亲事,发愁赔款无着·369 113.致方儿(光绪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1901年6月15日)·370 [释读与评点] 此时尚言“体甚强健”,未及半载无奈归天·370 后 记·37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