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哲学省察

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哲学省察

  • 字数: 232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唐东辉|责编:李建林
  • 商品条码: 97875598464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泰州学派觉民行道 的哲学省察》紧紧抓住泰 州学派“觉民行道”这一文 化特征与思想主旨,指出 “百姓日用即道”是泰州学 派“觉民行道”的理论基石 ,“大成师”是泰州学派“ 觉民行道”的先觉者,“孝 弟慈”是泰州学派“觉民行 道”的“实落处”,“乐学”是 泰州学派“觉民行道”的保 障,而榜门讲学、周流讲 学、书院讲学和讲会讲学 是泰州学派由士大夫之学 向百姓之学转变的重要方 式与路径。 该书对泰州学派的实 践品格三致意焉,指出泰 州学派在儒学由庙堂转向 民间,由精英转向大众, 由士大夫之学转向百姓之 学的过程中,促进了儒学 的社会化进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泰州学派研究现状 第二节 “觉民行道”视角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觉民行道”视角的研究创新 第一章 泰州学派的重新厘定 第一节 泰州学派的含义 第二节 泰州学派的特征 第三节 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百姓日用即道”:“极高明而道中庸”——“觉民行道”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百姓日用”与“道”的关系的流变考察 第二节 “百姓日用即道”的真义 第三节 “百姓日用即道”评议 第三章 “大成师”:“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万世师”——“觉民行道”的先觉者 第一节 师道与君道之间——儒家师道的政治沉浮 第二节 “大成师”的提出及其发展 第三节 “大成师”评议 第四章 “孝弟慈”:“民间一日只有三场事:奉父母、处兄弟、养妻子”——“觉民行道”的“实落处” 第一节 先秦儒家孝观念的演变发展——从孝德到孝道再到孝治 第二节 泰州学派的孝悌观:“孝弟慈” 第三节 “孝弟慈”评议 第五章 “乐学”:“乐是学,学是乐”——“觉民行道”的保障 第一节 儒家传统的乐学思想 第二节 泰州学派的乐学思想 第三节 泰州学派乐学思想评议 第六章 讲学与基层自治:“以先知觉后知”“治世还从睦族先”——“觉民行道”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觉民行道”的实践探索之一——讲学 第二节 “觉民行道”的实践探索之二——基层自治 第三节 “觉民行道”实践探索的借鉴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