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权利话语及其当代诠释

中国传统权利话语及其当代诠释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范兴科|责编:张林
  • 商品条码: 97875203961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本土权利话语 的传承与扬弃。深度挖掘中 国特色权利发展道路所仰赖 的本土权利文化及资源,并 以唯物史观之立场对其进行 科学分析与鉴别。界分三个 阶段进行研究:第一个阶段 ,先秦时期的人本主义权利 话语;第二个阶段,汉至明 清时期的权利话语;第三个 阶段,近代权利话语。发掘 浩瀚历史文献中丰富的民生 权利思想,揭示权利发展的 物质生活条件,阐释权利发 展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历史逻 辑,为中国特色权利发展道 路建构提供强有力的本土文 化支撑。
作者简介
范兴科,1971年生,男,四川渠县人,法学博士,温州大学法学院讲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法理学、人权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法制与社会发展》《理论月刊》《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人权与人权理念 第一节 人权范畴的厘定 第二节 人权的理论向度 一 人权的哲学向度 二 人权的经济向度 三 人权的文化向度 第三节 人权的生成与演进逻辑 一 权利的缘起与生成 二 单向度思维逻辑的否定 三 人权理论的辩证想象与发展 第四节 人权理念与话语体系 一 人权的主要矛盾 二 人权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发展完善 三 人权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建构 第二章 先秦时期人权理念 第一节 儒家“伦理”本位人权理念 第二节 墨家“兼爱”平等人权理念 第三节 法家“否定式”人权理念 第四节 道家“自然无为”向度人权理念 一 老子“天道平等”人权理念 二 庄子“逍遥自由”人权理念 三 杨朱“贵己”个人本位人权理念 第三章 汉至明清时期人权理念 第一节 汉代人权理念 一 董仲舒“富不至骄,贫不至忧”平等人权理念 二 王充“饥寒致乱”生存人权理念 第二节 唐代人权理念 一 白居易“兼济”人权理念 二 韩愈“一视同仁”博爱平等人权理念 三 柳宗元“利人备事,吏为民役”民本人权理念 第三节 宋代人权理念 一 王安石“善法”人权理念 二 程朱“理学”人权理念 三 陆王“心学”人权理念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人权理念 一 黄宗羲“天下之法,天下之利”民主人权理念 二 顾炎武“均无贫”平等人权理念 三 王夫之“均天下”平等人权理念 四 唐甄“天赋平等”人权理念 第四章 近代人权理念 第一节 太平天国“有田同耕”平等人权理念 第二节 维新派“大同之道”人权理念 第三节 法制改革派“人格主义”人权理念 第四节 孙中山“三民主义”人权理念 第五节 新青年派“科学与人权”启蒙人权理念 第五章 传统人权理念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人权发展的本土文化资源 第二节 人权话语体系的中国逻辑 第三节 人权道路与模式的中国样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