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 字数: 215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日]松浦友久 著 刘维治 译
  • 商品条码: 9787573202499
  • 版次: 2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松浦友久先生《李白研究 : 抒情の構造》由東京三省堂于1976年出版,经葛晓音先生推荐、刘维治先生翻译,我社在1996推出其中译本《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该书结集了作者对于李白研究的九篇文章,涉及李白的谢脁接受,李白的思想、交游等。松浦先生尤擅长分体式论诗,有李绝杜律比较、乐府诗及歌行研究等。是日本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诗歌抒情结构特征 一、关于诗定义先行诸说 二、先行诸说质疑 三、抒情与韵律 四、作为确认自我的诗 五、诗歌抒情表现的结构特征 六、题材论与样式论 第二章 李白诗歌中的谢朓形象——白露垂珠滴秋月 一、引言 二、李白言及谢胱的诗例 三、李白诗歌的感觉基调 四、李白心目中的谢胱形象 五、清新庾开府 第三章 李白离别之吟——送别、留别考 一、引言 二、离别诗的比重——同周边诸家比较 三、离别诗的两种基本类型 四、杜甫、韩愈离别诗创作倾向 五、“离别”题材及其特征 第四章 关于李白《秋浦歌》解释的几个问题——以歌行体表现功能为中心 一、引言 二、“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三、“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 四、“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附]关于《秋浦歌》(其七)歌行体艺术表现功能 第五章 李白思考形态——以题材论观点为中心 一、引言 二、盛唐时期既成的思想、宗教及其倾向 三、李白诗歌中的儒、道、佛题材——关于三教各自单独题材化诗例 四、李白诗歌中三教相互关系 五、李白诗歌主要题材及其心象构造 六、结论 第六章 作为诗人的自我与他人——以与周边诗人交游为中心 一、引言 二、贺知章 三、孟浩然 四、王昌龄 五、杜甫 六、贾至 七、其他诗人 八、结论 第七章 关于李白“捉月”传说——兼及临终传说的传记意义 一、引言 二、关于“捉月”传说文献的再确认 三、“捉月”传说的构造与功能 四、诞生传说、作风传说、临终传说的系统对应 五、关于杜甫、李贺临终传说 六、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