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空间的重叠与蔓生--百草园研究

文学空间的重叠与蔓生--百草园研究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丁文|责编:刘芳
  • 商品条码: 97875203873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1931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被广泛传诵。“百草园\"作为鲁迅回忆空间的专有名词,具有不可移动的经典地位。本书将“百草园”由现代中国人童年的精神“乐园”,还原为一个包含了家族史、阅读史、文学史等多重意蕴的历史空间。“百草园”的诞生是周氏兄弟诗文对话的产物,二人围绕“园”展开的系列写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百草园”也由绍兴周家新台门的后园,升华为一个具有追索五四新文学起点意义的文学空间。
作者简介
丁文,女,1978年生,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红楼梦学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著有《“选报”时期<东方杂志〉研究(?1904-?-1908?)》(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作人日记研究(?1898-?-19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朝花夕拾》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周氏兄弟研究、中国近现代报刊研究。
目录
导言 诗学空间与历史空间:?“百草园”的多元层次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百草园”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从“秋草园”到“百草园”:文本对话与经典生成 一“百草园”正名 二“秋草园”与“百草园” 第二节“鬼园”:周作人的家族史叙述 一日常生活中的历史记忆 二“台门悲剧的人物” 三个人经验与历史图景 第二章故园.故乡.故国:从“桑下丛谈”到“朝花夕拾” 第一节家族文脉:鲁迅与浙东学术的过渡环节 一家族文脉的重溯 二蠡城周氏:从“章句”到“诸书” 三周氏家族与浙东学术 第二节岁时人事与朝花夕拾 一“谐谑”表达中“深思”与“感兴” 二“秋虫”“秋天狼”:“东郭生”的“心事”隐喻 三美女蛇.东方朔:作为“材源”的鲁迅 第三章地点.?视角.语境:作为历史叙述的“?百草园” 第一节地点传记学的可能性 一作为“回忆之地”的“百草园” 二铭刻在“地点”“物品”上的人物传记 第二节“百草园”叙述的第一人称视角 一“百草园”叙述的“时态”与视角 二叙述?的权力 第三节个人话语与历史语境 一索隐与还原的对话 二考证的“分寸”与.还原的尺度 三从微物辨析到“思想革命”的建构 第四章周氏兄弟文学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笺注与重构:“解说\"百草园 一“百草园”的时间刻度 二“百草园”的空间拓展 第二节重叠与交错:?共生性的文学空间 一呼应、改写与细化:历史地图上的小说地名 二小说人物与历史情境的相遇 三小说与“回忆文” 四鲁迅文本的续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