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空间视阈下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空间视阈下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研究

  • 字数: 22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涛|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946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现代空间理论视阈之下全面考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文学作品,以空间的不同层次: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和精神信仰空间为经,以英雄史诗、抒情诗歌、圣徒传记、智慧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文本为纬,探讨了重点文本所阐发的空间概念及地景特征。研究聚焦不同人物群体与居住地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了盎格鲁-撒克逊作家们积很好力于将空间这一抽象而广泛的概念转化为能够体验和感知的地点、景观、区域、边界等具体的空间表征。研究打破了空间、地点和景观间的隔阂,充分考察三者之间的互通性以及独特性,以此深掘出这一时期的文学文本中呈现出来的空间建构特征及其承载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本书有助于发展出面向中世纪早期文本的空间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外国文学研究中空间理论应用的层次。
目录
绪论 一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特点及研究趋向 二中世纪早期英国文学中的空间研究 三研究方法:空间、地点、地景及身份构建 四研究范围及目的 第一章世俗文学中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第一节智慧文学中的敌对自然 第二节《贝奥武甫》中的大厅和荒野 第三节空间之争定义英雄:贝奥武甫与怪兽间的搏斗 第四节海洋:异化的空间 第二章抒情诗歌中流亡者的心灵地图 第一节古英语抒情诗歌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流浪者》与《航海者》中的内外空间 第三节从被毁的家园到潜在的天堂 第四节《妇怨》与《武尔夫与伊德瓦塞》:空间停滞与女性流放者 第三章圣徒传记中的精神空间 第一节圣徒传记与荒野的神学渊源 第二节古德拉克叙事中的领土冲突 第三节卡斯伯特叙事中的修道院景观 第四节圣人的外化:改造景观和驯服野生动物 第五节从美好地方上升到天堂:《凤凰》中的空间流动 第四章历史景观中世界边缘的伊甸园 第一节世界的边缘之地:《不列颠之毁灭》 第二节去边缘化的不列颠岛 第三节异教入侵与地景变化 第四节拯救英吉利民族:重建伊甸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