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论

诗论

  • 字数: 201
  • 出版社: 南海
  • 作者: 朱光潜
  • 商品条码: 978754429783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诗论》是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现代诗学体系建构的里程碑之作,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兼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 在这本书中,朱先生用西方诗论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节奏、音律的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书中又专辟一章讲述陶渊明诗歌,论述他心目中*能代表中国古典诗歌自然本色、简练高妙的范例。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包括《谈美》《谈文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西方美学史》《文艺心理学》等。
目录
抗战版序/001 增订版序/004 章诗的起源/005 一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005 二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010 三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013 四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017 五原始诗歌的作者/020 第二章诗与谐隐/028 一诗与谐/029 二诗与隐/038 三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051 第三章诗的境界 ——情趣与意象/056 一诗与直觉/058 二意象与情趣的契合/061 三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066 四诗的主观与客观/073 五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078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087 第四章论表现 ——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103 一“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104 二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107 三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113 四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117 五“诗意”“寻思”与修改/121 六古文与白话/123 第五章诗与散文/128 一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128 二实质上的差异/132 三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135 四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137 五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145 六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147 第六章诗与乐 ——节奏/150 一节奏的性质/152 二节奏的谐与拗/155 三节奏与情绪的关系/158 四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162 五诗的歌诵问题/165 第七章诗与画 ——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69 一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169 二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72 三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176 四莱辛学说的批评/181 第八章中国诗的节奏 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190 一声的分析/190 二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192 三中国的四声是什么/197 四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203 五四声与调质/206 第九章中国诗的节奏 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214 一顿的区分/214 二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219 三顿与句法/221 四白话诗的顿/225 第十章中国诗的节奏 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227 一韵的性质与起源/227 二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230 三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232 四韵与诗句构造/235 五旧诗用韵法的毛病/236 第十一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 赋对于诗的影响/240 一自然进化的轨迹/240 二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245 三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254 四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260 第十二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 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263 一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263 二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267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275 第十三章陶渊明/311 一他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311 二他的情感生活/319 三他的人格与风格/326 附录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335 后记/3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