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的策略与路径(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

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的策略与路径(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

  • 字数: 486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薄宏涛|责编:宋华莉
  • 商品条码: 97875641969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笔者基于北京首 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多年 实践经验,结合博士论文《 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 略研究——以北京首钢园区 为例》研究成果汇编呈现的 一本工具书。 本书以国内外工业遗存 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 该领域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 状,分析中外在不同法制环 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 背景下呈现的差异化更新实 践。从多维度研究视角,集 成了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 域的主要策略并梳理建构了 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 施路径。通过更新策略集成 与技术实施路线这一横一纵 的两条线索,建构出中国工 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 道”与“术”的全景认知。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 篇结合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 现状,对其发展动因、更新 模式、更新主体及法制环境 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中 篇归纳出工业遗存更新的“ 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复兴 引擎选择、空间再生策略、 空间公共性再造、产业活化 方针、社会融合方法、可持 续发展和法律制度环境建设 ”八组典型策略,并以北京 首钢同区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为实证,对策略合理性和可 实施性进行了验证;下篇梳 理提出了工业遗存更新中涵 盖的“土地获取、政策支持 、价值评定、经济评估、规 划调整、操作主体、设计进 程和实施运营”八个主要阶 段的纵向实施路径,并对实 践中制度与环境平台搭建、 更新模式选择、产业及实施 策略选择提出了相应建议。 书中展现的研究方法、 数据资料及设计成果,可供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地产 开发及规划管理等专业工作 者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阅 读参考。
作者简介
薄宏涛 工学博士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筑境设计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 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特许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常务理事、建筑文化专委会委员,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委会委员,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委员。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 薄宏涛在城市更新领域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实践,先后完成了北京西十冬奥广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北京首钢三高炉博物馆、北京六工汇、香格里拉酒店冬奥园区店、北京星巴克冬奥园区店、上海愚园路微型城市记忆博物馆等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项目。 相关作品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21年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奖”一等奖,“城市设计奖”一、二等奖,2019中勘协“行业优”一、二等奖,2017年“英国皇家规划学会全球卓越规划奖”,2021年ArchDaily中国年度建筑大奖冠军,2021年IAA国际建筑奖类别大奖winner,2021年DtEA设计教育奖特别嘉许奖,2021年WAN世界建筑新闻网大奖铜奖,2021年WAF世界建筑节Final List特别提名奖,三联城市人文奖公共空间提名奖等众多奖项,多次入选参展威尼斯双年展、UIA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建筑设计博览会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要展览。
目录
上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城市更新 1.2.2 工业遗存 1.2.3 工业遗存更新 1.3 研究背景 1.3.1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联发展 1.3.2 我国经济与城市更新的关联发展 1.3.3 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4 研究范围及目的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4 小结 中篇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遣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问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部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干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亿空间化 3.5 工业速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 .l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道存更新的再城市化造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下篇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