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研究-以注疏三经为中心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研究-以注疏三经为中心

  • 字数: 280
  • 出版社: 巴蜀
  • 作者: 王玲霞|责编:王雷|总主编:吉宏忠//袁志鸿//盖建民//罗中枢//姚乐野
  • 商品条码: 97875531148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在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等角度对唐玄宗注疏三经的时代背景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把注疏三经作为历史性事件放置于整个思想史之中,结合其特殊的政治身份,以注疏三经为中心,深入剖析唐玄宗对道、儒、佛思想及三教关系的理论阐释,从中把握其道儒佛“同乎大通,皆众妙门”的思想主旨以及“以道为宗,三教融补”的关系特点;以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展开客观分析,探寻其在注疏三经基础上建构的思想体系所呈现出的理论特质与内在逻辑,并在思想史、社会史、宗教史等境域下探讨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玲霞,女,1984年生,河南荥阳人。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唐宋道教文化、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研究。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道教》、《回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相关课题。
目录
序 孙亦平 导论 第一章 唐玄宗的主要著述与思想渊源 第一节 唐玄宗注疏三经概述 一 唐玄宗注疏三经的历史背景 二 三经注疏概述 第二节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渊源 一 黄老思想与《河上公章句》 二 魏晋玄学与隋唐重玄旨趣 三 儒家与佛教思想 第二章 唐玄宗妙本正性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虚极妙本:宇宙生成论 一 何为妙本 二 妙本与虚无、自然、道之关系 三 妙本降和气的宇宙生成模式 第二节 道性清净:道性论 一 众生皆有道性 二 柔弱清净,本性自然 第三节 心与道冥:心性论 一 妙本正性,自本而降 二 逐境生心,摄迹归本 三 性分三品,善愚有别 第三章 唐玄宗清静无为的修道治国思想 第一 节兼忘契道:修道论 一 复归清静以修心性之道 二 养冲和之气以修仙之学 第二节 无为而治:治国论 一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思想 二 无为至道的治国境界 第四章 唐玄宗道为理本的儒家孝道思想 第一节 唐玄宗注《孝经》的思想特征 一 悌孝人伦,百行之首 二 冀阐微言,君子倡本 三 移孝作忠,至德要道 第二节 唐玄宗对道儒关系的认识 一 道为理本,孝实天经 二 融儒弘道,协助治国 第五章 唐玄宗融通释老的佛教中道思想 第一节 唐玄宗的佛教政策 一 恢复李唐,抑制佛教 二 载弘道教,援佛入道 第二节 唐玄宗注《金刚经》的思想特征 一 趣于中道,重玄宗趣 二 融通佛老,众妙之门 第三节 唐玄宗对道佛之关系的阐释 一 从抑佛到“分门一致” 二 佛道互摄,不可或缺 第六章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理论特质与影响 第一节 唐玄宗道儒佛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 同乎大通、皆众妙门的思想主旨 二 以道为宗、三教融补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对道教发展的影响 一 对道教理论建设的丰富 二 对道教注老旨趣的导向 三 对道教社会地位的影响 第三节 对儒家与佛教发展的影响 一 对儒家发展的影响 二 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从政策上三教并行到理论上三教融合的转变 结语:唐玄宗道儒佛思想之特点与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