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伊恩.麦克尤恩访谈录 (文学访谈系列)
字数: 157
出版社: 上海译文
作者: 编者:(美)莱恩·罗伯茨|译者:郭国良
商品条码: 9787532788330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2
印次: 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 本书精选了英国国民作家、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在三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所接受的十六篇访谈,它们初刊于不同的出版物,格式各异,包括书籍、文学杂志、周刊和录音。在这些访谈中,麦克尤恩澄清了他写作的基本主题,展现出他如何不断探索、表达和锤炼自己对写作、科学、人际关系、政治和人性的种种卓见。相信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学者,都将发现这些访谈独具价值:它们不仅深入洞察了麦克尤恩的作品,并且让人感受到他鲜明的文学个性和作为作家的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英国作家,1948年出生,1975年凭借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摘得毛姆文学奖。此后,他的写作生涯一路高歌猛进。迄今为止,共出版十六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并创作了若干儿童文学、电影电视剧本和歌剧唱词。这些作品获奖无数(曾经六次入围布克奖,于1998年折桂),并创下令人叹为观止的销售纪录,为他赢得 “英国当代国民作家”的美誉。\"
精彩导读
\"【精彩书摘】: 出发点 ◎ 伊恩?汉密尔顿/1978年 原载于《新评论》5.2(1978年秋季):第9—12页。经伊恩?汉密尔顿产业许可转载。 伊恩?汉密尔顿: 你已经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现在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水泥花园》也面世了。我想稍后再就这些作品来向你提问,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先谈一谈你的“背景”,正如人们所说…… 伊恩?麦克尤恩: 好的,可以说我来自军人家庭。1948年我出生在奥尔德肖特,在一栋已婚军人预制军营里度过我的幼年时光。我父亲是个苏格兰军士长,他于1932年入伍,成为一名常规军人,他之所以当兵无非是因为他在格拉斯哥失了业。我母亲是当地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她的前夫,所以我有一对同母异父的哥哥与姐姐。我母亲那会很穷,尤其是在失去其第一任丈夫之后。1947年那会,带着两个孩子守寡,生活过得很艰难。她大概三十岁的时候嫁给了我的父亲,我父亲那会二十九岁。 汉密尔顿: 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性格相似吗? 麦克尤恩: 一点也不。我父亲那会,包括现在也是,身材健硕,长相英俊,还留着一撮军人标志性的小胡子。他像他母亲,很盛气凌人。至于我的母亲,即便在做姑娘的时候就开始照顾一大家子的姐妹,而且在二十来岁的时候还经历了这样的苦难,但她仍旧是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女人,很容易顺从。 汉密尔顿: 我想,虽然你有一对同母异父的哥哥和姐姐,但你当时仍旧视自己为独生子吧? 麦克尤恩: 某种程度上是的。首先,他们比我大不少,而且不管怎么说,我哥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她真是个不一般的人物,她在我母亲的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后主动提出要抚养一个孩子。因此我哥从小就在一幢市建住房里长大,房屋里摆满了各种金光灿烂却又有点吓人的物件:一些瓷器小狗以及一幅巨大精美的立体照片。 汉密尔顿: 的确不是滋味。所以这一家子一开始就实实在在分裂了。 麦克尤恩: 是的,当我父亲被派往新加坡时更是如此。我那时大概三四岁。我同母异父的哥哥留了下来。 汉密尔顿: 你还记得你当时对父亲的印象吗?你刚才说他很盛气凌人。 麦克尤恩: 呃,最初他在我眼里就跟陌生人差不多。从周一到周五他都在外工作,只在周末回家。他性子特别火爆,不过其实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但他羞于直接表达感情。我小时候真的特别怕他,我就记得有一次,我一看到他在雨中推着自行车经过营房的窗户,就吓得跑到沙发后面,然后呼唤我妈把他赶走。就我而言,他是个入侵者,生生地闯入了我与母亲之间那一亲密、幸福的关系中。 汉密尔顿: 你们一家搬到新加坡的时候你只有三岁。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麦克尤恩: 不是很多。我记得那里就跟很多国外军事基地差不多,房屋和英国这边的小型市建住房群很像。之所以会意识到自己在国外生活,是因为那里充沛的阳光和旁边站着的一两个用人。那会我有个保姆,我把这件事视为我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她那会十七岁,长得很漂亮。她常睡在我的床上,或者,更确切地说,睡在床尾。她教我中文,我觉得,要是现在对我实施一次集中催眠疗法,说不定我还能想起那些中文。 汉密尔顿: 你在那边待了多久? 麦克尤恩: 哦,待到了我六岁左右。此后,我们在英格兰辗转多地。到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收到了委任状——他成了一名军官。 汉密尔顿: 他有没有希望你也成为一名军官? 麦克尤恩: 他也许有这样的想法吧,但我认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并不适合我。如果我对此表现出丝毫兴趣,他可能会很高兴,但我并没有。无论如何,他非常期望我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十四岁时获得文法学校的奖学金,但由于家里买不起校服而弃学了。 汉密尔顿: 所以他把你送去了寄宿学校。 麦克尤恩: 嗯,是的,但那是在我大约十二岁的时候了。中间那会儿我在非洲待过一段时间。对我而言,那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一段青春期前的童年时光。我交了许多亲密无间的朋友,并与我父亲一同做了许多事情——扎扎实实的事情。生活无忧无虑,在野外奔跑呀,游泳呀,在海岸与沙漠探险呀,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与随后几年相比,就是十三岁到十七岁的那几年,那段时光简直就是天堂。我读了大量书籍,博览群书。我母亲曾在基督教育青年会(YMCA)书店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其间她常常把书店里的书带回来供我阅读。我读过詹宁斯和伊妮德?布莱顿的书,但是那些我后来结识的人读过的书,我都没读过——比如C.S.刘易斯的书,还有《小熊维尼》,抑或是《霍比特人》——我错过了中产阶级的英语读物。那时候,有什么书我就读什么,读得津津有味:詹姆斯?比格尔斯系列,詹姆雷特,各种漫画书,还有比利?邦特。 汉密尔顿: 那么你那会对于自己会被送回英国读寄宿学校这件事情,多少是知道一点的喽? 麦克尤恩: 是的,我特别激动。我记得我看他们带回来的所有小册子;我觉得那肯定是些公学的小册子,但我当时并不确定。最后我被送到了萨福克的一所国营寄宿学校。我母亲对这整件事都不是很满意,不过她并没说什么。 汉密尔顿: 那种感觉一定很奇怪,分离的感觉。 麦克尤恩: 是的,我还记得离开时的情景。我们从一个小型空军机场乘坐一架DC-3离开。我记得我旁边坐着两位老奶奶,我坐在窗边,哭得特别凶,结果她们也开始哗啦啦地哭了。然后我望向窗外,并且惊恐地发现,母亲站在大约五十码远的沙地上,也在不住地哭泣。我觉得我是从那时起对这件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这并不是某种詹宁斯式的冒险。我的意思是,我是真的要与家人分别了。 汉密尔顿: 学校呢,学校是什么样的? 麦克尤恩: 嗯,那是一所很奇特的学校——学校名叫伍尔弗斯顿?霍尔——尽管录取的学生大多都是伦敦工人阶层家庭的孩子,而且都很聪明,但它仍旧是按照小型公学来办的。不过我相信它要比当时大多数的公学都要开明。 汉密尔顿: 全都是男孩吧,我猜想?而且,个个都多少有些沉迷于性? 麦克尤恩: 是的,令人吃惊。不过一开始我太单纯,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点,或者当我注意到的时候我感觉这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想大概过了几个学期以后,我才开始隐隐地认识到人们口中所谓的“手淫”是什么意思。即便如此,我也不觉得我会手淫。那很奇怪,但在大概十二岁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很空闲——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并且大多时候我都觉得很茫然。 汉密尔顿: 你那会好学吗? 麦克尤恩: 不,我是个非常平庸的学生——在我刚刚描述的那段日子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都很平庸。三十个人里面我的排名总是在二十六,顶多二十一那样,就总是被忽略的那个,真的。我记得有一些男生总是被教师单独叫过去——大体上说,这些教师都喜欢同性。不过他们没有真的非礼这些男孩,但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时间。我那会特别安静,还非常害羞,脸色苍白,从来没被老师特殊照顾过,也没被那些校霸欺负过。学校里有更加显眼的受害者,不论是瘦小的,胖胖的,还是那些非常自大的孩子,不知为何,就我总是被忽略掉。正如我没有被欺凌过一样,我也从没被老师悉心指导过。大多数人似乎都很难记住我的名字。人们总是把我错认为是某个长得隐隐像我的小子。 汉密尔顿: 这一切让你感到不愉快吗? 麦克尤恩: 没有,一点也没有,我那会只想生存下来,不想被殴打。关于我的青春期,真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了。大概直到十六七岁的时候,我体内的荷尔蒙才开始涌动。我变得特别要强,大量地阅读书籍,所做之事都能很好地完成。突然之间,老师也开始注意到我了,我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也与其他男孩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由于我们学校就没有女生,所以我开始用热情的眼光来看待低年级男孩,这可耗了我不少时间。 \"
目录
\"【目录】: 引言 生平大事记 出发点 伊恩·汉密尔顿/1978年 青春期和此后岁月 克里斯托弗·里克斯/1979年 伊恩·麦克尤恩 约翰·哈芬登/1983年 对话作家:我们时代的观念 马丁·艾米斯/1987年 散文写作的乐趣遭遇色情暴力——对谈伊恩·麦克尤恩 罗莎·冈萨雷斯·卡萨德蒙特/1989年 侧写:伊恩·麦克尤恩 帕特里克·麦克格雷斯/1990年 访谈伊恩·麦克尤恩 莉莉安·卢维尔、吉勒·梅内加尔多、安妮-洛儿·福廷/1995年 访谈伊恩·麦克尤恩 乔纳森·诺克斯/2001年 小说艺术173:伊恩·麦克尤恩 亚当·贝格利/2002年 扎迪·史密斯对谈伊恩·麦克尤恩 扎迪·史密斯/2005年 纵谈艺术与自然 安东尼·戈姆利/2005年 与伊恩·麦克尤恩一席谈 大卫·林恩/2006年 名副其实:戴维·雷姆尼克对话伊恩·麦克尤恩 戴维·雷姆尼克/2007年 双重目的 阿舒托什·汉德卡/2008年 若隐若现 史蒂芬·平克/2008年 “无奈之举”:访谈伊恩·麦克尤恩 莱恩·罗伯茨/2008年\"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