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维与设计(第2版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

思维与设计(第2版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

  • 字数: 26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编者:周至禹|责编:赵维
  • 商品条码: 978730127169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4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补充。本书的内容系统宏观,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心理学、技术美学、设计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问题,并分别从以上角度阐述设计思维的特性和思维开拓创新的可能性。所配插图均为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范例,这样就更具有说服力,也更具有可读性。
作者简介
周至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导,北京教学名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外美术展览并获奖。版画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神奈川美术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中央美院陈列馆等收藏。作品曾获全国版画展铜奖、\"二十世纪中国\"大展优秀奖。
目录
总序 前言:设计的思维与思维的设计 第一章 从哲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我思想,我怀疑 二 我感觉,我存在:世界是我的表象 三 思想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食粮 四 阿奎那的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五 洛克的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 六 西蒙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七 思维的要素:感觉 八 思维的要素:感受 九 思维的要素:通感 十 思维的要素:得意 十一 理性的思维形式:知觉 十二 非理性的思维形式:直觉 十三 非理性的思维形式:顿悟 第二章 从艺术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感官盛宴 二 精神理念 三 视觉形式 四 抽象移情 五 美在何处 六 美丑相异 七 东西相较 八 相似与融合 九 区别与联系 十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十一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 第三章 从科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科学与艺术思维:通情达理 二 科学与设计思维:技术美学 三 设计思维的科技特征 四 艺术与科学的桥梁 第四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作为一种社会性思维 二 设计师是一个社会角色 三 设计思维体现共同价值观 四 设计思维的过度与泛滥 五 弘扬传统文化 六 介入时尚与流行 七 诗意地生活 第五章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上下文关系 二 元素与规则 三 语言三要素 四 转义与丢失 五 概念的推移 六 符号的意义 七 字词与语言 八 所指与能指 九 总体论认识 第六章 从图像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图像化表达 二 阐释与误读 三 图像与文本 四 图像与背景 五 现象学:形象本身在说话 第七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二 通感的矛盾与协调 三 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 四 思维心理学:直觉 五 直觉的开发:陌生化与悬置 六 思维心理学:顿悟与灵感 七 角色的置换 八 创造性人格 九 惯性思维与思维定式 第八章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批判性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 二 追问与质疑 三 标的性问题 四 分析与综合 五 归纳与演绎 六 知识与经验 七 引用与样式 八 思维的发展过程 第九章 从创意的角度看设计思维 一 设计的形象思维 二 联想 三 想象与夸张 四 象形与拟人 五 意象与象征 第十章 设计思维的多种模式 一 逆向与顺向 二 发散与聚集 三 转换与移位 四 跳跃性和线性 五 创新 第十一章 从设计门类看设计思维 一 产品设计 二 视觉传达设计 三 建筑与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写作作为思维的流动 第2版后记 :设计思维与\"大设计\"的概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