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

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社会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教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冯仕政|责编:宋义平//田淑香|总主编:郑杭生
  • 商品条码: 978730017284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7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 来说,如何在社会发展与政 治秩序之间保持合理平衡和 良性互动,始终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历史 原因和国内外形势,整个社 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国家的 强力领导,并确实取得了不 凡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快 速而卓有成效的社会发展却 反过来对国家的强力领导和 既有的政治秩序构成严重挑 战。本书从逻辑与历史相统 一、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思 路出发,兼用定性和定量两 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深入分 析这一难题的形成、演变及 其在组织与制度、行为与观 念、遵从与抗争等多个层面 的表现,揭示其中的规律、 经验和教训,预测它在未来 的走向,提供政策建议,并 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社会学 关于中国社会的分析范式做 了反思。
作者简介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社会治理与国家构建、社会转型与政治秩序等领域的研究。在《社会学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有《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政治秩序》《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等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多项。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人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秩序问题 一、发展与秩序作为一个社会问题 二、理解中国的发展与秩序问题 三、本书的基本关切与内容组织 第二章 法治、政治与中国现代化 一、法治与政治的历史纠结 二、中国的“现代化政治”与“强国家” 三、国家的合法性观念与魅力型权威 四、守经与权变的难题 第三章 革命、治理与国家运动 一、国家运动:概念、特征及相关研究 二、中国革命与革命教化政体 三、社会改造与国家运动的形成 四、国家运动的形态变异 五、国家运动的历史演变与趋势 六、总结与简短的评论 第四章 国家、市场与改革以来的制度变迁 一、作为案例的“南街村悖论”:三个核心问题 二、国家与市场的互动演化 三、经济增长:见习劳动力与银行贷款 四、合法性:政治机会与市场失败 五、路线选择:路径依赖及其强化 六、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信访制度的形成、演变及改革 一、研究回顾与理论视角 二、信访制度的创立与国家信访工作的两种取向 三、1951—1978年社会动员方面的片面发展及其后果 四、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观的调整与信访制度的科层化 五、信访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与信访制度改革 第六章 单位分割、社会控制与集体抗争 一、单位制与社会控制 二、单位制变革与集体抗争的发生机制 三、假设、数据与变量 四、模型、结果与分析 五、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 一、理论假设 二、数据与变量 三、结果与解释 四、总结与讨论 第八章 政治规训与宗教体验 一、数据、假设与测量 二、统计与发现 三、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 一、阶级认同的构成、功能与形成 二、政治阶级认同 三、社会分层认同 四、阶级认同与社会和谐 五、总结与政策建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