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共生共在(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南国乡村振兴文库

走向共生共在(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南国乡村振兴文库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蒋红军|责编:黄山|总主编:谢治菊
  • 商品条码: 97875203927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 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 的重要方面”。该论断促使 我们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关 系,挖掘“国家中的社会”关 系内涵。国家对于社会而言 是“必要的善”,社会治理及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不能忽 视国家的视角。 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 体是国家建设视域下外部扶 贫力量嵌入被扶贫村庄治理 的目标指向,其建设过程集 中反映出驻村扶贫干部等外 部扶贫力量推进村庄治理变 革的行动实践与逻辑机制, 进而透过提升村庄治理水平 保障精准扶贫。 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域的 新要求,从脱贫攻坚与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提升乡村治 理水平的角度,我们需要认 真总结精准扶贫进程中贫困 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 体制机制经验及其政策启示 ,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的政策转移接续,在相互衔 接中优化乡村治理。
作者简介
蒋红军,1981年生,四川广安人,法学博士,从事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地方治理、中国农村与扶贫研究。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分别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任广州大学南方公务员教育中心副主任,广州大学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研究员,《广州公共管理评论》责任编辑,南国读书会会长。兼任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广州政治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规划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广东省教育厅创新人才项目、广州市社科基金及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共6项,在《武汉大学学报》、《广东社会科学》、《公共行政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国家中的社会:国家建设与精准扶贫进程中的村庄治理 一 从建构主权国家到优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国家演进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国家中的社会”架构 三 精准扶贫进程中的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第二章 塑造外部扶贫力量:双重动员下的扶贫资源聚集与监管 一 精准扶贫中的双重动员 二 双重动员下的资源聚集 三 外部扶贫力量的精准监管 第三章 结构嵌入:外部扶贫力量嵌入村庄治理权力结构 一 对接县—乡—村权力结构 二 融入贫困村内部治理结构 三 构建支撑外部扶贫力量与村庄互动的结构基础 第四章 互动治理:驻村扶贫干部与村干部的互动关系 一 驻村扶贫干部与村干部互动关系的实践类型 二 驻村扶贫干部与村干部互动关系的影响因素 三 驻村扶贫干部与村干部互动的责任共容逻辑 第五章 “不走的工作队”:外部扶贫力量推进村庄公共治理变革及其影响 一 “不走的工作队”的村庄治理意涵 二 精准扶贫中的贫困村庄公共治理变革 三 外部扶贫力量推进村庄治理变革的影响及其限度 第六章 精准扶贫中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逻辑机制与政策启示 一 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机制 二 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 三 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策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