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本话语与政治--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文本话语与政治--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阎立峰//张燕萍//刘也夫//郑美娟|责编:郝军启
  • 商品条码: 9787522503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引入跨学科视角,结合话语理论、诠释学、社会表演等探讨新闻传播领域相关议题,对传统新闻学研究、政治传播等做了较有新意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从福柯话语理论出发,重新解析新闻文本建构的内在机制,思考新闻文本陈述与外部知识话语间的\"互构\"关系;运用诠释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文本在生产、传播环节的意义理解加以分析;对批评话语理论和方法在国内传播学界的引入与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和评价;在社会表演、戏剧表演理论的观照下,对西方政治传播及其与媒介的互动关系进行新解读等。本书的理论角度、思考路径和观点,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具有新的开拓价值。
作者简介
阎立峰,文学博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海峡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新闻史学会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特邀理事,福建省新闻学会副会长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政治传播、台湾与海外华文传媒、影视艺术、新闻传播史论,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CSSCI)论文数十篇,出版《思考中国电视:文本、机构和受众》(专著)和《台湾传媒与台湾文化》(合著)等。 张燕萍,福建三明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主要为政治传播、台湾传媒,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并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多项。 刘也夫,湖南长沙人,曾任福建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系广电编导专业教师,现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博士论文从社会建构论视野出发,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对国内疾病与医疗题材电视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 郑美娟,福建建瓯人,曾任福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创意系专任教师,现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新闻学和话语理论研究,博士论文以话语理论为基点,考察新闻文本的建构特征。
目录
目?录 权力与建构:话语视域下的新闻文本研究 1 一、研究概述 1 二、新闻文本的作者功能 8 三、新闻文本的陈述实践 15 四、新闻文本的外部规制 21 五、新闻文本的受众阐释 29 六、结语 36 话语与传播:批评话语分析再探析 39 一、批评话语分析在中国传播学界的引入 41 二、移用困境:批评话语分析在国内传播学界的发展状况 47 三、学科门槛:批评话语分析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困境探析 52 四、实例分析:费尔克拉夫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的误译和误解 57 五、跨学科反思:批评话语分析与国内传播研究融合探析 65 六、结语:西方理论和方法引入的多重排异反应 75 表演与政治:西方政治传播与政治的媒介化 79 一、表演理论的溯源和发展 79 二、政治的表演内涵与传播实践 86 三、从中介化到媒介化 96 四、从政治表演到表演政治 106 五、作为权力艺术的表演政治 109 六、结语 118 附录一:再现与反再现:爱德华?萨义德媒介批评思想研究 123 一、研究缘起 123 二、再现与新闻 124 三、反再现与抵抗 130 四、“介入”论:萨义德的媒介批评方法 134 五、结语 135 附录二:论电子游戏中的性别与叙事 137 一、研究综述 137 二、叙事“故事”与女性刻板印象 142 三、叙事“话语”与女性意识 155 四、 内容分析:电子游戏中的性别观念 165 五、结语 175 参考文献 180 后记 18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