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伊朗学在中国(第五辑)

伊朗学在中国(第五辑)

  • 字数: 436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作者: 编者:北京大学伊朗文化研究所|责编:孙本初
  • 商品条码: 97875475189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一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朗历史文化。本书稿为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五届“伊朗学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中外学者数十篇伊朗学研究论文,包括《追念中国伊朗学的开拓者叶奕良先生》《古代伊朗与中国马球运动文献、文物比较》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
目录
追念中国伊朗学的开拓者叶奕良先生(代前言) 哈姆杜拉·穆斯图菲《胜利之书》所记忽必烈汗登基 “波斯吃胡椒” ——汉译佛经中的胡椒略说 古代伊朗与中国马球运动文献、文物之比较 于阗絁紬,于阗锦 从希腊“水钟”到元末明初伊斯兰式机械定时器 探寻古伊朗文化在中国的踪迹 道教炼丹术中的波斯及其他外来药物 我国的伊朗历史教学研究现状 16一17世纪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 元代回回珠宝与江南士人及其新价值观 拉施特《史集》中的《弥勒授记经》 《史集·部族志·斡亦刺部》译注 从“善业”“电光佛”到“电光王佛” ——福建霞浦文书《奏申牒疏科册》研究 见诸波斯史料的一场元代宫廷政变 ——以《瓦萨甫史》《完者都史》为中心的考察 摩尼教帕提亚语“活灵赞歌”译释 吸收与改造 ——6_-8世纪的中国联珠圈纹织物 模仿还是创新 ——对明末清初中文伊斯兰文献研究的几点思考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溯源考 中古内亚与伊朗文化 波斯古典文学中的中国公主形象 ——从《义士萨马克》中的“中国公主”谈起 BMAC文化与印度一伊朗人的起源和迁徙 《回回馆译语》研究的语言学意义 ——以“耶扎菲”的拼读法为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