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的机理研究

  • 字数: 157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向夏楠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6307023
  • 版次: 1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进行机理研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入手。热力学模型对模拟结果预测精度较高且消耗较少计算资源,适用于工程应用领域,动力学模型能对气化过程进行预测,但消耗较多计算资源,所以更适合应用于气化机理的研究、气化工艺的设计领域。本书中提出了煤气化区与生物气化区的双区温度关联式,并建立了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的热力学平衡模型,将双区温度关联式应用到热力学平衡模型中可显著提高模型模拟精确度。本书适用于从事气化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为从事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向夏楠,男,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2年起在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承担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课程。2017年至今担任教研室主任职务,多次获评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在科研方面已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优秀青年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其他科研项目6项。在教学改革方面已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改革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17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篇,SCI二区论文2篇,SCI四区论文1篇,授权专利两项,获得了益阳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在“互联网+”和挑战杯省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1.2 生物质气化工艺介绍 1.2.1 固定床气化 1.2.2 流化床气化 1.3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模型的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热力学平衡模型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1.4 本书的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本书结构 第2章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热力学平衡模型 2.1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方法简介 2.2 热力学平衡模型描述 2.2.1 煤的热解模型 2.2.2 煤的燃烧模型 2.2.3 焦炭气化模型 2.2.4 生物质气化模型 2.2.5 煤气化区与生物质气化区的双区温度关联式 2.2.6 能量平衡 2.2.7 气化效率 2.3 热力学平衡模型的模结构 第3章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热力学平衡模型分析 3.1 模型验证 3.2 反应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3.3 S/C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3.4 B/C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3.5 最佳操作条件 第4章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综合数学模型 4.1 综合数学模型描述 4.2 流动子模型 4.2.1 密相区内的流动子模型 4.2.2 稀相区内的流动子模型 4.3 热解子模型 4.4 燃烧子模型 4.5 气化子模型 4.6 多区温度模型 4.6.1 密相区内的传热模型 4.6.2 稀相区内的传热模型 4.6.3 多区温度模型 4.7 质量平衡模型 4.7.1 密相区内气相质量平衡模型 4.7.2 密相区内固相质量平衡模型 4.7.3 稀相区内气相质量平衡模型 4.7.4 稀相区内固相质量平衡模型 4.8 能量平衡模型 4.9 综合数学模型结构 第5章 生物质与煤复合串行气化过程综合数学模型分析 5.1 模型验证 5.2 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5.3 S/B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5.4 B/C对气化结果的影响 5.5 最优参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